第18节:白马寺(4)

大约在建寺后的一百二十年,劫难第一次降临到白马寺。

公元190年,时值东汉末年,以袁绍为首的势力从北、东、南三面边直压洛阳。盘踞洛阳的董卓力不能拒,胁迫汉献帝刘协迁都长安,为了断绝人们还回故园的念想,董卓下令把洛阳城周围二百里以内的宫室房室全部烧毁。白马寺连同洛阳这座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在经月不熄的大火中,不复存在。

这只是开了个头,从公元2世纪末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分裂、动荡的时期。中原王朝衰微,这片以平原为主而缺乏天然屏障的自古繁华之地,注定要成为四战之地而饱受战火创痍。身处其中的白马寺并没有因为是佛门静地独善其身,而是成为这段历史的缩影和见证。

公元310年,一位精神矍铄的西域僧人来到洛阳。他决定到洛阳来建寺传法,可此时的洛阳在前汉大军的围攻下岌岌可危。于是他只能藏身于草野之中以观时变。这个僧人就是佛图澄。传说他当时已近八十岁高龄。敦煌莫高窟初唐第323窟北壁的壁画中,有一位袒露上身、盘腿坐在竹林河畔的高僧,正两手拉出肠子放入水里清洗,这就是佛图澄。据传说,佛图澄左乳旁边有一个小洞,直通腹内,平日他常用棉花堵塞小洞;把棉花拔掉,洞中发出的光亮使满屋子灯火通明,他就借此光诵读经书;每逢到斋日,他就到河边,把肠子从洞口掏出来,放到河水中清洗,然后再装进腹中。

后来佛图澄见到石勒,据说开头时也是露了一手神通而博得石勒的信服的。石勒建立后赵政权后,对佛图澄十分尊信,军政大事必咨而后行。佛图澄常用佛教教义劝导石氏施行“德化”,“勿暴虐”、“不害无辜”,并大力向民间传播佛教。

佛图澄年轻时精通医术,练过瑜伽,出家后持戒谨严,据传他活了一百一十多岁。

河北临漳居于太行山东麓,历史上曾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的都城。公元335年,已过百岁的佛图澄在这里遇到了前来参学的僧人道安。两人的年纪差出近八十岁,可是佛图澄却坚信自己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僧人,日后必成大德。

因为长得黑,初入佛门的道安受到歧视,只有佛图澄只眼独具。道安认为持戒只注重形式是片面的,为了众生的利益,戒律是可以有“开缘”的。这个见解让当时的中国佛教界非常吃惊。后来菩萨戒传到了中土,证明道安的见解正是秉承了大乘佛教的宗旨要义。他对般若学有精湛的研究,而当后来真正完备的般若经传至中土时,人们不得不赞叹道安对佛法的洞见。

公元350年至公元365年间,在古代中国相当于今天河北、山西、河南、湖北的广大区域内,出现了一支规模并不算小的僧人队伍,在不停地迁徙以躲避战乱。他们衣衫褴褛,经常食不果腹,却纪律严整,每日修学不废,他们常常不得不躲入深山,却又不忘时时来到城邑村落传教布道。带领着这支僧人队伍辗转迁徙的,正是道安。十六年中,道安的队伍不但越走规模越大,还培养出了不少杰出的佛教人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