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书画(一)(2)

家均极重要。故多年以来文人士夫未有不努力以赴之者。此种畸形发展,为中国所独有,亦为中国人所独能领会。考其所以致此者,系中国数千年旧社会之自然演成,并非人为之结果也。盖中国旧社会秩序严整,士民活动各有界限。文人为四民之表率,一举一动民俱而瞻。文人士夫为礼法所束,除读书外几无文人所应为之事,所许为之事。于无可奈何之中,而以书画为消遣。积之日久,为之益精。迄今书画作品在中国文明产物中,已占极要地位。国人习而不察,视为当然。然而外人来华,多数不能了解,不明究竟。

非受中国文化最深洗礼者,仍不知中国书画之可宝贵也。考书画之在中国,其肇兴还在数千年之前。但因纸墨之未能同一进步,中古以前产物无法保存,垂之久远。故秦汉以上之伟作,今人只可见其刻拓,欲图一见真迹绝不可能。是诚中国文化上一大遗憾,弥足惋惜者。惟中国书画之能有今日结果,亦系演进而来,并非一蹴所成。其发展过程,实为留心古玩者所宜悉。

谨择要略述如下:

书画著录均谓:绘画肇始于舜妹嫘氏,文字创建于黄帝仓颉。然严格言之,当以伏羲之画八卦,为中国书画之起源。惟其所用之方式及文具异于今日,其书画均用刀刻于兽骨、龟甲或铜器、石质之上。在审美上多不能适意,且工作上亦多感不便。故至黄帝时即完全改变,发明漆书,用聿蘸漆书于竹简之上。此种方式,在人事未繁之际,颇足应敷。故此制行之甚久,遗迹今尚可寻。竹简虽不可得,聿笔随处可见也。周宣王时始造毛笔,秦蒙恬又改造以柘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之毛笔。但周宣王时仍系漆书。至秦始添用缣素。迄汉蔡伦发明造纸,同时笔墨亦随之改进。书画至此为之大变。以前因竹帛成本太贵,用之不易,故书画纯为实用。此后则转趋于美术方面矣。然初起之时,尚系文人之尝试,未得社会之同情。以故汉晋五代画壁刻石,以及魏碑墓志等,其造诣已为精美,然均不书作者之姓名。是社会之不重视文人,亦不以此为荣,由此可见一斑矣。至魏晋钟王以后,风气又变。文人以书画为高行,社会亦以此相推许。降及隋唐五代,而有欧、柳、颜、褚之四大书家;荆、关、董、巨之四大画家相继而出。嗣后日有进步,代有闻人。惟蔡伦所造之纸,系用树肤、麻头、敝布、鱼网等为原料,在方便上及经济上固为合适,但对于耐久一点尚未计及。故汉晋南北朝之书画,存至今日者为数甚少:即此少数是否真迹,仍系疑问。及隋唐之时,佛法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