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1)

城,就来源说不温雅,是为防守;用诛心之法深挖,是内,舍不得自己的所有,外,把不少人看成小人或敌人。事实是确是有小人或敌人,于是经验是,实利经常比理想分量更重,人,有了较多的财富,包括子女玉帛之类,并有了权,就(下令)筑城。财富和权有大小,城也就有大小。最大的是现在还夸为国宝的万里长城。其实又有什么可以夸耀的?

不过是自己外强中干,怕匈奴南下牧马而已。理论上,对付南下牧马,还有两种办法。一是自己有大力,新词儿日威慑力量,使不安分的异族不敢南下牧马。二是自己有大量,视南下牧马为无所谓,这还有个说法,日“人失之,人得之”。显然,这只是理论,至于事实,大力来于励精图治,大量来于视人如己,有了权,容易把享乐摆在第一位,理论上的两种办法就都行不通了。结果是还得筑城,权大筑大的,权小筑小的;大还包括多,如皇帝老子,凑全了应该是,城之外有郭,即外城,城之内有皇城,皇城之内有官城(末代的清朝名紫禁城)。皇帝之下有官,官有大小,依例而城也有大小,于是而有省城、府城、州城、县城,又于是而大大小小之城遍天下矣。

人,有理想的一面,是讲理,或希望讲理;但更多的是事实一面,既来之,则安之。对城也是这样,既然有了城.日久天长,就觉得还是以有   它为好。这感觉也不无理由,以《清明上河图》所描画为例,上河,无妨出宋门野一阵子,至于华灯已上,登玉楼,倦倚屏山,就还是以入宋门为是。且说宋门以内,还有个不容忽视的优越性,是有了城,多人聚居,会带来繁华和方便。除了巢父、许由、马祖、赵州之流以外,有几个人不欢迎繁华和方便呢?

我是常人,当然也欢迎这样的繁华和方便。并曾设想,由于某种原因,要长途跋涉,劳累,口渴腹空,到日薄西山的时候,眼前终于出现了雉堞,其时的心情会是什么样子呢?是真就宾至如归了。单说想象中,是再走一段路,就可以在城门外或内,找到个《老残游记》那样的高升店,也许竞如卢生住的邯郸旅舍,主人还蒸黍米饭,供应饭食吧?那就可以“解衣般礴”,喝白干,佐以花生仁,然后饱餐黍米饭,兼听“画角声断谯门”了。

这是与城有关的诗的生活。诗与梦是近邻;梦想太多不好,因为容易随来破灭。那就还是想想实实在在的。我的出生地是农村,在京津之间。没有机会到较近的天津和较远的北京看看,但童年想象力强,希望迫切,常常闭目设想,就在不很远的地方,有豪华,有热闹,这豪华和热闹是在一个高大的城墙里。城墙有多高呢?城门是什么样子呢?很想看看。直到过了十岁,才有机会,第一玖看到城,并穿过城门进了城。但.那不是天津城,更不是北京城,而是本乡本土的香河县的小城。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