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传播学者保罗?拉扎斯费尔德提出了“意见领袖”的概念。如今,互联网正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已成为信息传播的最广、最快的方式,“网络意见领袖”成为引领现代生活潮流的主要力量。
然而,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的开放特性,使得“网络意见领袖”在影响经济引导观念和潮流的同时,又被部分想要靠“语不惊人誓不休”炒作方式出名的伪学者所利用。
因此,甄别良莠,去伪存真,对经济和行业的发展,对公众的正确引导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专家不专业不如做“砖家”,学者如果讲话没学问,用上海话说就是在摆“噱头”,不如改叫“噱者”。经济学家不懂经济,沦为利益集团的说客,索性改叫“经纪学家”。
2008年市场调整以来,自“爱国教授”抛出“买房爱国”宏论之后,有媒体报道:四位“著名”经济学家在南京共同作一场主题为《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房地产》的主题演讲,为南京房地产市场“传道授业”,历时2个多小时的演讲让现场近两百位房地产企业负责人“大呼过瘾”。我们看看其中一位既是著名经济学家又是教授的观点:“房地产企业在这场危机中必须有所作为。首先要明确社会责任,每个企业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解决资金的问题,而是社会责任问题。”
希望房地产企业在这场经济危机中怎样作为,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这位教授并没有说清楚,斗胆推测,可能这位教授自己也搞不明白何谓企业社会责任,否则他就断不会如此建议企业面临经济危机时的优先次序了: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解决资金的问题,而是社会责任问题。
何谓企业的社会责任,在我看来,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营是基础,在此基础上,企业的社会责任首先是法律责任,这是底线,一个不守法的企业绝不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其次,诚信为本,这在眼下的商业环境下既是最低的责任准则又是最高的责任要求。再者,对股东负责,这条很容易理解,但很多企业并非做得到,私营企业没问题,大量的国营企业就未必,大股东是国家,挖空心思钻空子的企业和企业家可不少;对股东负责的另一个含义就是要实现企业赢利的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地提高竞争力和产品的利润空间;最后,还要包括比如慈善、环保等软性指标。
显然,那位教授的言论忽略的是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如果没有一个正常运营的企业就不会有企业责任感这一说,如果企业不首先考虑解决资金问题,企业就可能面临破产倒闭,企业一旦倒闭,不但此前其客观创造的社会福利等将不存在,而要其承担任何内容的社会责任更是空谈。这么简单的道理,实在不明白著名的经济学家著名的教授怎么就不懂?
教授学者专家因其身份的特殊,往往能够左右舆论和引导大众,如果尽发表一些比如“买房爱国”和“先尽社会责任,后顾企业死活”等不顾基本常识的观点,就将错误地引导舆论和误导大众,这样的人越多,对社会的危害越大,如果这样的专家学者教授是故意为之,为某些利益集团摇旗呐喊,那造成的危害将会更大,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