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是否已向金融危机发出请帖

2008年9月9日,我被拉去参加某北方城市在上海举办的大型招商引资活动,在南方制造业大肆向内陆城市转移的大背景下,举办这样的活动应当算得上是不错的举措。不过引起我注意的却是房地产开发项目重又成为招商引资的主角,并且一次性推出土地竟高达近50幅。

在过去几年中,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使得各地政府对房地产类的外来投资相应提高了投资门槛,谁要吃这个香饽饽就得比拼一下实力。房地产投资项目又成为招商引资主角折射的是土地一级市场的冷清,虽然该市本次招商引资成功签署了几百亿元的投资意向,不过据我了解,除了几个积攒的老客商外,其他都属于精心安排的捧场客,签签字演演戏,有的恐怕之前之后都不太会去这个城市。

我无意对上述情形作出评判,只想由此反映房地产市场的状况。当初的思考是,房地产市场正在进入冬季,已经没有什么好争论。冬天并不可怕,问题是情况会不会进一步恶化,从而引发更为严重的气候灾害?

由这个北方城市招商引资会折射出的土地一级市场惨淡,绝非仅有。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流拍是家常便饭。由于遭遇市场的寒冬,过去两年取得土地的开发商,要么转让,要么闲置,靠出让股权甚或项目公司从而活命或是解套的企业比比皆是。

二级市场的日子一点也不比一级市场来得好过。有资料显示,2008年94家地产上市公司中报的积压的存量共达3909.87亿元,较2007年同期增加1760.29亿元,增幅达81.9%。某些一线企业去化存量的时间可能会高达4年。就连龙头企业万科也已经连续两年出现融资前的负现金流状况。

巨大的抛售压力的背后是资金短缺,北京世茂奥临开始大幅降价,由最贵时的3.2万元/平方米降到2008年的1.9万~2.5万元/平方米,降价幅度超过20%。而万科降价引发的退房潮早已是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

再看,处于产业链最底端的中介代理行业,上海的二手房挂牌量激增,但与此相伴的却是成交量的持续萎缩,平均每家门店月成交不足一套,亏本已是必然,大量的门店关门倒闭也就不足为奇了。与二手中介相呼应的是代理销售行业,裁员和整家公司解散倒闭的传闻不绝于耳,所幸与全国相比,上海的中介代理行业遭遇的市场低潮洗礼次数要远远高于其他城市,相信生命力也应该有所增强,但愿最终情形不会有那么糟糕!

在房地产行业的整个产业链的负面形势下,房产价格的下行也就在所难免,问题是,房地产价格的下行所带来的影响也就会蔓延到金融行业,而银行首当其冲。

应监管部门要求,上海银行在内部进行房贷压力测试,预估房价下跌导致的信贷坏账金额。从“压力测试”结果显示,房价下跌20%,不良贷款率将大幅上升,从披露半年报的上市银行数据看,房产信贷投放占整个信贷近三成。

深圳的“断供风波”所引发的担心,让国家发改委、银监会等部门大伤脑筋,虽然最终认为情况仍在控制范围之内,不过随着形势进一步恶化,可能问题就不会那么简单了。

之前两年,银行配合开发商大肆拿地,每一处“地王”的背后都活动着银行的身影。当时拿地的开发商有的还在硬撑着,有的即便断臂割肉,影响到银行的例子的确还不多见,但如果形势进一步恶化,想转的转不出,想撑的撑不住,一旦破产的数量增加,那么悬在银行头上的利剑可就不单是众多不良个贷了,也许那个时候不是是否发出请帖或是请帖是否到达,而是金融危机不请自来。

这些关于市场危机的担忧,现在看来有些紧张过头,但我们还是应该认真思考一下为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