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在宏观经济疲软,甚至面临通缩的危险下,为保经济增长,维护市场信心,中央出台一系列房地产新政策。尽管网上调查显示,85%的网友不赞成“救市”,尽管房价回调至2008年底前后,大多数人仍然抱怨房价太高买不起,不过,分析中央出台的政策,就能发现其中的苦心,体会到国家在保增长和兼顾民意之间的平衡和矛盾心态。
比如,针对中央七项政策的网络调查显示,“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政策获得最高的支持度,紧随其后的是“2008年11月1日起,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住房,契税下调到1%”和“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各档次分别下调0.27个百分点”,这和中央促进自住消费的政策意图相符。
随后的政策影响调查中,1/3的人选择了继续观望,超过半数的人抱怨依旧买不起,而63%的人则认为房价会继续下跌并期待更多的政策。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就此项政策而言,在力度上,不但没有达到“救市”派的心理期望,离一般民众的期望也远远不够。这里我们要区分一个事实,即“救市”派期望的政策和民众期望的政策并不是一回事,“救市”派们所希望的不但是降息、降税等有利于促进成交量的消费政策,更是希望出台有利于扭转开发商资金紧张状况的宽松的金融货币政策;而一般的购房民众所希望的政策则集中在如何降低购房成本之上,不但希望降低购房时的税费和利息支出,根本上是希望房价能够继续大幅下降。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央的政策在一开始就必将是个两难的选择,充满矛盾:满足行业和开发商的需求,势必会引起民众的不满,而持续宏观调控或是加大调控力度,在国内宏观经济当时的环境下,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政府出台救市政策会招来民众的诸多不满,而地方政府频频出政策,先于中央放松调控是对中央形成“倒逼”。18城市相继出台政策,地方政府先行,既可以观察市场的反应,也可以给中央的政策有个很好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