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遮蔽的夜晚(19)

在这人烟寂寥的遥远的牧区,喜马拉雅在人声鼎沸的议论中从不发言,沉默的神山从远古至今只说出了两个字:宁静。鸟儿在柏油路上追逐快速前进的奔驰,不期而遇的死亡注定是一场宁静的悲剧,只听见“嘭”的一声,两滴鲜血溅在挡风玻璃上,即刻被阳光稀释成了油漆般的两个点。沉默的司机眼也不眨继续向前,空气中的影子与血滴成了瞬间与永恒的宁静。不是所有的宁静都可以切近于生命衰微死亡与新陈代谢,但所有潜伏于草原的生命都在宁静中诞生旺盛,这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创造。雪域之所以宁静,是因为只要你的声音大了一点儿,就容易吵醒冥想之中的神山,不小心就惊动了她头上的众神,那样你只可能自讨苦吃。所以稍胜一筹的行者都懂得敬而远之对待西藏的道理。他们一路行走,察言观色,如僧人般静默。因为他们心中有佛。宁静,知远,你才能把握心中的距离,从而在内心积蓄佛赐予你的灵气,有了灵气方可欣赏佛光之中的奇伟与瑰丽,参悟宗和教的力量,但你千万不要拉直了眼光。

米拉日巴在白巴山修行时,有几个弟子上山来看他,并请他宣讲修法感受时,他借山林景色唱出了“人生无常”之道歌:

姜秋宗这静地方,

谷头山高神威扬,

谷口施主信仰强。

山后宛如白幔障,

前有九欲丛林密,

青青草地宽又广。

馨香莲花赏心目,

六只蜜蜂采花忙。

叮咚泉水细细流,

水中禽鸟回首望。

枝繁叶茂果树顶,

美丽飞鸟啾啾鸣。

微风缓缓吹拂过,

树枝婀娜舞不停。

高高果树绿枝头,

猿猴嬉戏巧又灵,

草坪平展碧如茵,

牛羊寻食四散行。

照看牲畜小牧童,

歌声九啭伴笛声。

你为什么背弃西藏?最后又选择了西藏?

没有人能说得清,我只想说因为那里还有点儿诗意,或者说,因为那里还保持着一点儿别处无可替代的诗意。往前走,再往前走,在所有你走过的地方,西藏就这样成了你传说中的精神圣域。我想说,那就是东方精神的高地,那就是心灵故乡的花朵,那就是灵魂出窍的遗址--一个天天守在天边等你归去的地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