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却趁机恭维道:“贵国上有圣明之君,下有辅弼之贤相,故国运昌隆。而我国尾大不掉,徇私舞弊,兴利除弊至难也。”
第一次会谈就这样在一方高傲、一方谦卑的寒暄中匆匆结束。
次日,伊藤博文在谈判一开始即提出酷苛的停战条件。翻译官罗丰禄接过文件一看,竟出了一身冷汗。这些停战条件的前三条是:(一)日本军队应占守大沽、天津、山海关,该处清军一切武器、军需交与日军暂管;(二)天津、山海关间之铁路当由日本国军务官管理;(三)停战期限内日军之军需军费,应由清国支付。罗丰禄结结巴巴地将日方停战条件译告后,李鸿章大惊失色,连呼“过苛,过苛!”便向伊藤哀求以给自己脸面。伊藤只是不允,限定他三天内作出答复。李鸿章即于当天致电总理衙门告之日方停战条件,次日电达北京后,光绪帝为之动容,即着奕匡、孙毓汶、徐用仪往各国使馆商酌,各国公使皆谓和谈以先索议和条款为要。光绪帝于是令翁同龢、孙毓汶拟电回复,告李鸿章说日方所开停战各款要挟过甚,前三条万难允许,宜婉与磋磨以先索和议之条款。
而当3月24日第三次谈判时,日本已出兵攻占了澎湖岛。会上伊藤博文突然提及台湾,说:“我国之兵已向台湾行进,不知台湾之民如何?”
李鸿章虽然知道日本早有侵吞台湾之野心,但突闻此话,仍面呈惊愕之色。他强作镇静说:“几日前议及停战,贵大臣不肯轻许,是为出兵台湾之故么?”
伊藤笑笑说:“决非如此。”
李鸿章无奈中搬出英国牌来打,说:“贵国倘占台湾,英国将不甘心,奈何?”
伊藤说:“英国固守局外中立,无任何置喙理由。”
“除我国之外,英国不欲他国盘踞台湾。”李鸿章争辩说。
伊藤听了这话,仍微笑着,但加重语气说:“岂止台湾而已!不论贵国版图内之何地,我欲割取之,何国能出面拒绝?”
日方终于以酷苛条件迫使中方撤回停战提议,达到了不停战而和谈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