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会导致糖尿病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吃大喝的人多了,开车的人多了,随之而来的就是胖子多了,这就为代谢综合征埋下了隐患。现代医学调查表明,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病人都比较肥胖,而且生活条件比较优越。

据调查显示,中度肥胖者的糖尿病发病率约比正常人高出4倍,极度肥胖者则高出约30倍。国内调查发现,超重组的糖尿病发病率是标准体重组的2.68倍。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糖尿病发生的概率也随之增加,这已成为目前公认的一般规律。

肥胖与糖尿病息息相关,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我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这样精辟的论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消渴就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这种关系在《景岳全书》中被阐明得更加透彻:“消渴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粱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

人们饮食过量或营养过剩,而体力活动却大量减少,以致饮食产生的热量超过身体的需要,从而引起肥胖(超过标准体重的20%)。肥胖俨然已经成为糖尿病的重要诱因之一。肥胖者体内脂肪总量增加,而脂肪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并且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肥胖的人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呈现紊乱状态,长期进食过多又迫使胰岛B细胞不断处于分泌状态,从而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即腹部体脂分布过多)是发生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肥胖者组织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减少,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所以造成了胰岛素的相对不足,进而难以维持正常的糖代谢。在这种情况下,会使肌肉及脂肪组织变得对胰岛素不敏感,以致无法纠正血糖过高的状态而最终引发糖尿病。

肥胖不仅使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而且还会影响胰岛的分泌功能。由于脂肪细胞会分泌一种妨碍胰岛素作用的物质,因此,肥胖还会降低胰岛素的作用。这种因肥胖而使胰岛素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的状态被称为“胰岛素抵抗”。

此外,医学研究证明,身体发胖有碍健康。特别是年龄在40~45岁的人,体重每增加0.5千克,死亡率就增加1%,而低于正常体重15%的人,死亡率最低。肥胖不仅是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之一,也是其他许多疾病发病的重要诱因。可以说,肥胖是健康的大敌。过度肥胖使心脏负担增加,从而很容易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肥胖者的死亡率比体重正常者要高80%。

因此,提倡饭要吃七分饱,饮食种类要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副食也应合理控制,注意膳食平衡。平时尽量不吃或者少吃油炸食物及富含油脂的干果类(如瓜子、核桃、花生),豆制品也要适量食用,千万不能迷恋保健品。同时,要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努力减肥,这对于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血糖和脂肪的充分代谢是十分重要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