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培养人才三法(1)

古人有言:教者高则习之而高矣,教者低则习之而低矣。

曾国藩说,如果一个人能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学问勤习不止,就会像禾苗逐渐地生长,像树一样每天在长高,而你自己感觉不到每天的进步。但是,如果日积月累,你的进步就会非常快。曾国藩有自己的日程表,他对自己是这样要求的,对所有的下属也是这样要求的。

说到具体培养人才,曾国藩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课读,一是历练,一是言传身教。我认为,曾国藩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他经常和他的下属在一起谈论学问。看他的日记,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即他每天重要的事情就是接见僚属,跟下面的人谈话。无论战争间隙,还是最紧张的时候,他一定要到他的幕僚群体里,广泛地进行交谈。他还会跟这些人讨论诗词、歌赋,所以他是一个真正的学问家,是经师兼人师。古人讲,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就是说能够言传身教,与之相处的人,潜移默化,这样的教育更容易产生效果。

同治元年五月下旬,曾国藩为幕僚们出了一篇策论,题为《多将军会攻金陵或援陕西议》。当时的情况是,在湘军打太平天国最吃紧的时候,也就是包围太平天国的都城金陵城(南京),这场仗也是检验曾国藩的湘军能不能立得住的最关键的一场战役。在这最紧要的时候,多隆阿却要被调往西北战场。当时捻军从河南向北一直到了山东,后来又转到山西,从山西进入陕西。清朝政府担心这些捻军和陕西当地的回民起义联合在一起,如果这样,清朝就很难收拾局面了,所以就让军中最善战的多隆阿带领他的精锐部队到西北战场去。

这就出现了一个大难题:如果把最精锐的部队撤掉,势必会影响攻打金陵城。曾国藩因此出了一道题,让幕僚提出解决方案。题目是,多隆阿是应该留在金陵继续攻打南京,还是应该到陕西支援剿灭回民起义?当时,赵烈文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解决方案,他特别提出西援关中有“五不可”,攻打金陵有“四应该”。据赵烈文日记载:

大军会攻金陵,捻军进逼长安,关中糜烂,京畿震动,皇帝令多将军撤金陵之师西援陕西,总督命幕下议其事。某献策多将军留攻金陵有四宜,西援关中有五不可。

曾国藩听后,觉得这个方案是最好的,并据此向清朝的皇帝上奏,请求把多隆阿留下来继续攻打金陵城。

这样的一个课读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主要是检验一个人面对一件事情尤其是重大事情时,他的抉择和独特看法。

通过信函、批札等,对手下人进行教育、历练的案例,举不胜举。特别要说明的是,曾国藩对待属下,即使职位非常低,也一定认真、具体地提出指导意见,从不模糊处理。

如咸丰十年九月,他批示游击叶光岳禀恳湘勇一营时说:

你初来时,英气外溢,我爱之如子弟,期望很高。你自当上哨官后,沾染官场揣摩习气。前年进入陆营,稍给权力,你手下的人背后议论你,因为你待人不诚实,说话没有信用,所以他们不服。我因你随口编造谎话,曾经当面训责过多次,但你仍未完全改正。本想弃你不用,但又爱惜你聪明过人,似乎可以渐渐陶镕而变化。现在你请另带一营,志向可取,但你素来言而无信,我怎能相信你?现准你带三百人,试你真否得到士兵的拥戴。如果你真能体会到本部堂陶镕你的苦心,那么你要做到三条:第一说话要谨慎,不能编凑谎话;第二要耐劳苦,不要学文弱浮薄傲惰样子;第三心窍要正,要真,不可弯曲,动好与人斗机斗巧。这三条如能改变一二,将来还可以造化,如果三个月毫无长进,立即革去。

可见,批示内容非常具体,使得下属知道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有所依归。

言传身教方面,曾国藩做得近乎完美。他一生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看过他日记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他这个两江总督,直到后来打下安庆的时候才稍微好转,之前他都是居无定所,一直漂泊。他言传身教的事迹,在史书中留下了非常多的记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