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首先依人的才能高低,把人才分为三等。第一等人才,几十年才会一遇,很少有,因此是可遇而不可求。这种人才属于那种受之于先天,成之于后来,集几代积累于一身。人的资质,后天能够完成一部分或大部分,但是不能够完全达到。在他的“运气口袋”说法中,更多的是属于第二等人才、第三等人才。他说,这两种人才是可以找到而储存起来的,经过一段时间磨炼,能够达到第一等人才。他强调才干从历练而出,也就是说,凡是真正有才能的人,都要经过磨砺、磨炼、磨难,经受得住各种考验,才能最终脱颖而出。
他还以人的资质来划分,将人才分为两种:一种是得之于天授者,一种是得之于人事者。前者是自然型,类似生而知之,先天禀赋好,后者是靠历练而成长。他说,自己属于后者。从人才类型来分,他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用型人才,另一类是很有名望,兼有一定智谋的人才。
又据湘潭大学梁贵超《曾国藩人才思想研究》(《曾国藩研究》第二辑),曾国藩属下有十类人才:
1.清节家:德行厚重,仪容端庄,未用时已引人注目,未显达时人乐于举荐。
2.法家:以制度为本,先苦后甜,成功后显效果。
3.术家:聪明多思,深藏不露,计谋成功后显现才华,达于精妙。
4.栋梁才:德足以整肃社会风气,法足以匡正天下,术足以定国策。
5.大臣与地方之才:三才不纯备,德为一方表率,法可治一方,权术足以处理一地之事。
6.智意之士:善于揣度,治道以顺为尚,未发达时易为人容纳,已成功时为宠爱者所推许。
7.臧否之才:褒贬善恶,明辨是非,未成功时为人所识,显达后为人称道。
8.伎俩之才:有专门知识,能以事功显,未成功时为人惊异,已成功后被委以重任。
9.文儒之才:文章写的好,可以传道授业,口才舌辩。
10.饶雄之才:胆力卓绝,才略过人。
曾国藩对人才划分的标准和特点概括,显然参考了明代大儒吕坤的三分法。即第一等人才“深沉厚重,魅力十足”,第二等人才“不拘细节,磊落豪雄”,第三等人才“聪明绝顶,辩才无碍”。通过具体而重要的事情,可以看出是哪一等人才。即:碰到大事、难事时,看他的担当;遇到逆境、顺境,看他的胸襟;临喜、临怒的时候,看他的涵养;群行、群止的时候,看他的见识。
他还提出,当一个人有所成就的时候,即使台面狭小,也会出现几个人才同时应运而生的情况。在得到几个人才之后,人才的性情又各有不同,兴趣、志向又有远近之分,才识都准备好了,又需要济之以福泽。
在曾国藩的班底里,真正有才华、有才能的人,曾国藩认为李鸿章算一个。但李鸿章的弱点是缺乏磨炼,耐力不足。因而在曾国藩的眼里,李鸿章虽然开始不是第一流人才,但经过磨炼,是能够达到第一流人才的。他在评价李鸿章兄弟时说:李小荃(瀚章)血性不如他的弟弟李鸿章,但做事沉稳要超过李鸿章。李鸿章接替他剿捻后,曾国藩指出李鸿章缺乏耐力,因此在人际关系上往往吃亏。他还看出,新上任的山东巡抚丁宝桢可能会不买李鸿章的账,为此写信嘱咐李要处处忍让。当时李鸿章想把捻军聚拢到胶莱河以东,一举歼灭,但捻军很快识破了李鸿章的用意,率军突破防守最薄弱的东军王心安部防区。而王心安又是两个月前东捻军突破戴庙运河防线冲到胶东的肇事人。消息传来,李鸿章十分恼怒,上奏要将王心安“军前正法”,并连带责怪王的上司丁宝桢“予智自雄,慢师轻敌”。丁宝桢也不甘示弱,向清廷上奏声明失事的海滩地段应该有巡防的鼎军(李鸿章部下潘鼎新的军队)骑兵负责,王心安纵有过失,罪不致死。双方一时打起笔墨官司,清廷只好各打五十大板,李鸿章、潘鼎新交部议处,丁宝桢摘去顶戴、革职留任,王心安免于一死,戴罪留营效力。
据方宗诚的观察,曾国藩在正式任用人才前,总要经过测试、考察。一般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