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成千上万华工运往欧洲(2)

3名华工抵过2名欧洲工人

“毫无疑问,这些华工对增强战争期间的法国生产力意义重大。他们非常勤劳,尽管没有欧洲人那样充沛的精力,但他们愿意长时间工作,而且对个人生活的要求很少。这些精心挑选的中国劳工比普通中国工人要更聪明。可以这样说,在技术要求较低的行业,如弹药制造厂里,3名华工基本上抵得过2名欧洲工人。而在农业生产领域,他们甚至比欧洲人更强。”

“中国拥有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完全符合法国人的标准。大量华工被送往法国,对中国工业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运送华工的每艘船上都有几个会讲中文的欧洲人,通常是英国人。这些人也是工头,向华工翻译各项指令。这些中国人一旦到了外国,能非常迅速地掌握外语,就不再需要翻译了。”

“在天津和附近招募华工的英、法两国官员和平民能够毫不费劲就能招到他们想要的人。他们也从未采用诱拐或欺骗的方式来招募工人。”

目前还没有女人相伴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战争结束前,华工们就会在法国甚至可能是欧洲所有国家,建立起自己的移民群体。来到外国土地上的中国人最初总希望有朝一日重回故土,然而一旦他在这里立稳足,就会扎根这片新土地,就像他们在美国一样。等稳定一段时间后,他们就返回家乡娶妻,很快下一代就诞生了,孩子们身上的东方特征就会慢慢消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女人跟着劳工离开天津,来到异乡。”

“法国从印度支那运回的越南人大多数都是士兵,他们被送上前线作战。但我知道,现在有更多印度支那人来到法国,在军工厂或农场中劳作。”

译注:1917年,一直保持中立的中国向德国宣战,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后,约14万名来自山东、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年龄20-35岁的中国劳工,通过北京政府设立的招募站与英、法政府签订劳工合同,集体开赴欧洲西线战场。他们有的挖战壕,有的在码头和铁路货场干苦力,有的在军工厂作工,其中许多人死于轰炸、空袭和流感。还有些华工甚至在赴欧途中丧生,如1917年2月24日,运送华工的法国“阿陀斯号”(Athos)邮轮在地中海被德国潜艇击沉,543名华工死亡。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