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品 守护正知(1)

生起觉醒的心,即生发上求佛道的希求,同时也是明确地想要止息世间众生日益增长的痛苦。大多数人不怎么在意开悟这件事,但我们大部分人都希望置身于更理想的世间,也想从烦恼习气和心理痛苦中超脱,这是唤醒菩提心理想的心态。我们知道我们想使世间更加美好,也知道要做好这件事,需要更多智慧。这是最好的下手处。

我们若决心追求这个目标,就跟寂天菩萨站在同一阵线了。他和我们一样,必须处理狂野的心、强烈的情绪和顽固的习性。他也和我们一样,如实运用他所拥有的生命,睿智地处理他对世间的习气反应。心向往之,即是“愿菩提心”,有时我们虽仍不免引起他人痛苦,然而我们厘清痴惑、服务他人的发心无所动摇。

《入菩萨行》第一至三品中,寂天菩萨与我们分享他发心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第一要务。在接下来的三品中,他将提出方法,令菩提心的热情不致减退。

这是十分重要的议题。年轻的时候,我们对周遭世界充满好奇,自然有活力激发我们去学习。同时,我们也害怕自己会像某些年龄较长的人一样,变得冥顽不灵、心灵封闭、失去冒险精神。

这是实情。有些人年岁渐增之后,便花上更多时间追求舒适与安全,但是寂天菩萨热情地决心保持年轻的好奇心。他发心不断延展他的心,超越既有的立场和偏见。他一心要柔软随顺,在精进努力中成长,不要困在茧里。

菩萨道并非做一个“好”人并接受现状。它需要勇气和不断成长的意愿。

寂天菩萨在第四品中,提出两项保持热情鲜活的重要议题。其一是正知(attentiveness),其二是善巧处理情绪。本品的藏语标题为pag-y卸嘀忠敕ā1韭鄣挠⒁氡疽胛熬踔保╝wareness),也有译为“审慎”(conscientiousness)、“警觉”(heedfulness)和“留意”(carefulness)的。我觉得最传神的首推“正知”,以充满智慧的觉知,注意当下。经教中的譬喻是如临深渊:我们充满正知,并清楚知悉不小心失了神的后果。

正知是自省的要素。如果感觉shenpa在拉锯时,我们能加以注意,便会更有智慧,不被羁绊。

寂天菩萨在以下的颂文中,列举了应该正知的五个时机:菩提心生起时,决心受持前,决心受持后,有关业力因果或行为后果时,最后则是被烦恼(kleshas)引诱时。

梵语klesha指必然导致痛苦的强烈情绪,有时译为“烦恼”(neurosis),本论的英译本译为“苦恼”(afflictions)和“杂染的情绪”(defiled emotions)。在本质上,烦恼是一种动态而非言语所能描述的能量,也是牵着我们的鼻子走,让我们言行欠缺智慧的能量。

烦恼与一种微细的张力一并生起,而这种张力是本于二元对立的概念。我们若掌握不了这样的张力,一连串“认同”、“不认同”的连锁反应就开始了。这些反应迅即升高,发展为嗔害、贪爱、愚痴、嫉妒、羡慕和傲慢;换句话说,会发展为自己和他人的苦难。烦恼依于无明而存在。无明即无知于烦恼并无实体,也无知于我们如何强化它们。烦恼又因散漫的念头而得到补给。我们可借由正知来减弱其力量,这是第四品的主题。

第一颂中,寂天菩萨开始讲述五种应用正知的时刻。

菩萨身为佛子,

已坚定受持菩提心,

就不应忘失

要努力修学。

一旦菩提心已经生起——而且我们也知道,若不留心呵护它便会减弱——我们就运用正知来努力修学。这尤指六波罗蜜而言,寂天菩萨将在后面详述。

若一开始不十分留心,

也未经缜密考量,

即使已承诺或发愿,

也可以考虑继续向前或后退。

在决心受持之前,我们应从各个角度思惟,并正知可能的后果。若我们盲目进入某种情况,最好迟疑一下,并反问自己:“我应该继续前进,还是抽身后退?”然而,既已明智思惟过我们的决定,为何还会有疑惑呢?最聪明的办法是凡事考虑周详,做出抉择,之后便不再回首顾望。

但诸佛和佛子,

已经以广大智慧思惟它;

我自己也已一再衡量它,

我现在怎会怀疑犹豫呢?

在行动之前必须有所正知,不仅是对初学者的忠告,连佛、菩萨下决心之前也需要正知。寂天菩萨自己就权衡了一下是否要发菩萨愿。一旦权衡之后,他便可以放轻松了,没有理由动摇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