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菩提心(1)

【编者按】

暌违七十六年,梦参老和尚于2007年5月应邀赴北京弘法开示。26日前往北京居士林,浅谈发菩提心的要义,并由居士林林长夏法胜担任引言,参加听法的北京佛教居士有八百多人。

梦参老和尚十六岁(1931年)在北京出家,经过多年的参访学习、讲经说法,1940年日军占领北京期间,离开北京转往香港、印度、西藏等地进修。

因此梦参老和尚与北京因缘相当深厚。如今经过七十六年的岁月,重回北京弘法开示,更具有特殊深远的意义。

北京开示

浅谈发菩提心

地点:北京居士林 2007.5

诸法因缘生

佛说一切法是因缘生的。诸法因缘生,一切法也是因缘灭的。我这次到北京治病,当初没有设想到哪个地方去讲一讲,结结缘,没有这个想法。但是因缘生了,就不得不随缘了!

我在八十多岁时动过大手术,现在跟正常人不一样的。但是因为我欠债,欠什么债?欠说法的债,这中间我有三十三年不能说法了,因此这三十三年我想把它补偿回来,所以九十多岁还在讲,就是这个原因,这是我的愿力也是大家的因缘促合。刚才我说一切法因缘生,现在这个因缘呢,就是大家要求跟我结个法缘说一说。但是年纪大了脑力也差了,有一些说得不如法的请大家原谅。

劝发菩提心

我今天先给大家讲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得有因缘:无缘不生,无因不生,无缘不长,必须得有一个因缘。你们今天就有这么一个因缘,所以我劝大家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好像是说我们就发一个心。不是的。发菩提心,在藏传佛教它叫三要道,菩提心的三种要道。第一是厌离世间。第二是大悲心。第三是般若心。厌离世间对世间不贪恋,就是出离心;不贪恋世间,出离世间,但因一切众生不了知佛法,也不能出离,因此就产生了菩萨的大悲心。

大悲心不能有爱见,爱见就是对自己亲。有爱染的情绪那叫爱见心,不叫大悲心。大悲心得有智慧,没有智慧的大悲心不能普度一切,有了智慧,就是般若心。

我们一般说的发心发什么心?发成佛的心。发心有三个过程:第一个先厌离世间。你自己厌离了,自己脱离了世间,但众生不得度啊!那就发起大悲心。

大悲心不是情感的,是智慧的,要有般若心,这三心都具足才叫发菩提心。菩提心的含义是觉悟的觉,明白的明。

一般人会问,你信佛了,学了佛法了。什么叫佛法?我所听到的很多答复,答复得不正确。认为信三宝信佛就是佛法,不是这个含义。佛是印度话不是中国话,印度话叫“佛陀耶”,翻成中国话就是觉悟的觉,明白的明。说你觉悟了明白了,你就是佛;你还没觉悟没明白,就是迷惑,那就不是佛。谁能够觉悟,谁能够明白,谁就是佛。

明白什么?明白为什么世界上这么乱,刀兵、水火、饥馑;为什么要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你能知道吗?你能知道自己多生累劫以前,都干过什么?等你死之后,又到什么地方去?是断灭了吗?绝不是断灭了。等你明白了这些,就是有觉悟的人。

我们道友可能遇到过,别人知道你信佛,认为是迷信。你可以根据这个道理思惟一下,你要是明白觉悟了,那你就是佛了,也不用信不信。但是不明白不觉悟呢?就是迷了,迷了还能信吗?信者决不迷,迷者决不信。怎样能达到明白呢?它有方法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