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忧道不忧贫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

“君子忧道不忧贫”这句话是孔夫子说的,南怀瑾解释说,君子要以天下为己任,不要过分地考虑生活问题,比如耕田种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辛勤劳动可以度日就行了,不一定非要发财。只要努力学习,有了真才实学不怕没有前途。“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是很好的格言和人生准则。在处理道与贫的关系时,孔子主张道要放在第一位,必须时时奉守而“须臾不可离”,事事坚持而“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至于贫,君子要安贫乐道,忽略贫穷的折磨,抵御富贵的诱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门下弟子贤者七十二,比如他十分欣赏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还有子路。孔子曾经说过,子路即使穿着破烂棉袄同那些身着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也不觉得丢脸。因为子路是到了忧道不忧贫的境界,穷有什么,只要有“道”的操守与坚持,有读书人的气节和傲骨,这就够了。

当然继承孔子这样的思想的门生还有很多,比如《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说到的原宪,他和子贡同为孔子门生。但子贡很有钱,有一次他领着一路车队去看望原宪。看到原宪破衣烂帽地出门迎接,子贡不禁对其冷嘲热讽。原宪却泰然处之:“我听说没有财富不过是贫穷而已,但学到了道义却不身体力行的才是可耻的。”子贡惭愧不已,不怿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原宪可谓深得孔子此种思想的精髓。

纵览历史,由于深受儒家“君子忧道不忧贫”精神的熏陶,这样的文人志士层出不穷。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北宋名儒范仲淹,他的名作《岳阳楼记》,至今读来让人心生敬仰,感慨不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胸开阔,境界高远。

范仲淹出生次年父亲病逝,随母亲改嫁山东。范仲淹年少之时发愤读书,因为极为贫穷,他就“划粥而食”,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吃完继续读书。他的一个同学见他终年吃粥,便送去些美味佳肴,但范仲淹视若不见,将其搁置一边任它发霉。老同学觉得面子过不去,不免怪罪于他,范仲淹长揖致谢:“我已安于清苦,吃了一时美味,唯恐日后贪恋,此为不利得已而为之。还望见谅。”老同学听了也无话可说,这一典故在民间一时传为佳话。

数年之后,范仲淹对于儒家经典了然于胸,并通晓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化主旨。及至当官之后,他便不惧权贵,大胆直言。他在任期间,仁宗皇帝已经年满二十,但朝中富国天鼎大权全由年迈的刘太后一手把持。这年冬至,刘太后要让仁宗同百官一起为她叩头庆寿。听说此事后,范仲淹立即奏上章疏说,家礼与国礼不能混淆,这样有损君国尊严,应当制止这一计划。当时举荐范仲淹的晏殊听闻此事大为恐慌,就批评他太不懂事,如此轻狂不怕连累别人吗?范仲淹很敬重晏殊,他回答说:“我因为您的举荐而当官,因此要尽职尽责,以免别人说您闲话,现在我正认正言,您为什么要怪罪于我?”晏殊听后无言以对。 后来,朝廷下诏,贬范仲淹于河中府,大家为他送行时说:“范君此行,极为光耀!”三年之后,刘太后去世,仁宗召回范仲淹做右司谏,专门评议朝事。

后来范仲淹呈送仁宗《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开始了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短短数月间,政治局面焕然一新。为提高行政效率,范仲淹还主张改变朝廷领导体制,撤换不称职的官员。大臣富弼看他从班簿上把不称职的官员姓名勾掉时说:“你这大笔一挥,不知有多少家得哭啊!”范仲淹回答:“一家人哭总好过于一个州县的人哭。”

范仲淹从政时正道直行,犯颜直谏,到了地方他又兴修水利,保土安民,造福一方,以满腔热忱报效国家。但在生活上,他却勤俭治家,只求温饱,不问豪华,还省吃俭用周济穷人,以致死后入殓只以旧衣加身,可谓一生清廉,两袖清风。范仲淹具有忧国忧民不忧己的火热心肠,他的胸怀及诗文得以千古传诵。

哲学家罗素曾发出这样的惊叹:“自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的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却以持续的进化生存下来了。”因为中国从来就不缺乏忧道不忧贫的仁人志士,比如“山中宰相”陶弘景。

陶弘景中年辞官修道,来到茅山筑馆居住,自号为“华阳隐居”。他舍弃了荣华富贵甘于山间生活,但他放下的只是官位,却不是天下。当朝皇帝就经常问政于他,史书上称梁武帝对陶弘景是“书问不绝,冠盖相望”。

梁武帝仰慕陶弘景之才,几次想请他出山做官,但陶弘景坚持不出,逼急了,他就画了两头牛给梁武帝:一头在水草间自由自在,另一头牛虽然身有金饰,但是有人执鞭驱赶。武帝一看就不再有招徕的意思,但军国大事仍派人咨询,“山中宰相”的名声不胫而走。

陶弘景生活的时代,医药本草著作版本繁多,标准不一,临床运用极为不便,于是他“苞综诸经,研括烦省”,整理校订成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和《本草经集注》,成为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且他自采草药为穷人治病,经常不取分文。百姓感其恩德,在他住过的地方——陶山,至今仍流传着“六朝霸业成逝水,千古名山犹姓陶”的传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