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欲望超过你的能力范围

殆有甚焉……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孟子》

孟子见到齐宣王后宣扬他的仁政思想,但齐宣王只想追寻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对孟子的一套说教并不放在心上,于是孟子就问齐宣王是不是非得发动战争才觉得痛快。齐宣王否定说,我可没有这么想,只不过有点雄心壮志罢了。孟子问:“那大王的理想是什么?不妨说来听听。”齐宣王却只是笑笑打个哑谜。孟子其实不是不知道他的心思,只是不便一时点明,也就和他兜起了圈子:是吃得不够美味还是穿得不够舒服?是看到的不够养眼还是听到的不够悦耳?难道说是服侍你的人不够多、不够好?“当然不是了,”齐宣王说,“我并不想要这些。”看着齐宣王已经上钩,孟子便直截了当地说出齐宣王的心思:“哦,我明白了,大王是想开疆辟土,让秦、楚这些强国都向你俯首称臣,朝拜进贡。你还要成为中原霸主,让四夷归顺啊,可是以你现在的实力来看无异于缘木求鱼啊!”“不至于吧,先生说得太夸张了。”齐宣王并不这样认为。“不至于?恐怕比这还严重,缘木求鱼,即使得不到也没太大关系,但大王若一意孤行要实行你的愿望,肯定会招来灾祸。”

“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孟子此番话犹是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齐宣王如梦方醒,求教治国之道。南怀瑾在《孟子旁通》中讲解这段话时的小标题是“世上无如人欲险”,并引了清代《解人颐》中一首富含哲理的白话诗: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人的欲望可谓永无止境,甚至可以说是至死方休。但欲望是和成功与幸福成反比,和能力成正比的。计算幸福程度的公式是能力除以欲望,能力越大,欲望越小,就越幸福。人们都觉得童年是自己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因为小孩涉世未深,接触的东西少,想要的东西也少,很易满足。随着人的成长,我们的能力和欲望也在不断增加,当欲望膨胀的速度超过自身能力时,人就会陷入痛苦之中。想要幸福就要增加你的能力或者降低你的欲望,让二者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否则受折磨的是你自己。

万科在深圳做进出口生意时,随着政策而变,什么都做。靠搞摄像机设备起家,后来又搞服装,建立饮料厂、广告公司、影视公司等,很快就涉及十几行。用当时王石的话说:我们不做什么反而比较容易介绍,我说万科除了军火、黄赌毒不做之外,什么都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王石也颇为得意地自称为金手指。

1993年,万科发行B股,王石很自豪地去投资行做介绍,但对方根本不买账,说投资组合不应该是你万科这样的一个企业来做的,而是他们投行来做的,所以他们不会投万科。他举例说,如果投房地产,他们会投当时深圳最大的房地产公司——深深房,而不是你万科。万科各个行业加起来才两三千万,而深深房只做一行就是上亿。而且,万科的这种组合随时变化,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差。这时,万科才看清了自己,断臂求存塑造核心竞争力,专注于房地产。万科为什么专搞房地产?因为他们最好的资源在这里。

2003 年王石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他在1983 年到深圳时对自己的定位是个打工的,没有一定要拥有公司的情结。2007年,他接受采访时又谦虚地说“我就是一个企业家”。能力在欲望之上,所以王石成为了一名成功而让人羡慕的企业家。

反之,能力和欲望失去平衡,欲望超过能力,你就会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变成痛苦的奴隶,经营一家公司如此,治理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要想成为优秀的企业家或政治家,就要处理好二者的平衡关系。

不要夸大了自己的能力,学会管理自己的欲望,否则当欲望和能力差距太大的时候,即使再有雄心,也会让你为这不切实际的欲望付出惨痛的代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