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何反感录音(1)

1953年中共中央下发了一份文件,内容是关于中共中央主席秘书的任命。当时被任命为主席秘书的有陈伯达、胡乔木、叶子龙、田家英、江青,时称“五大秘书”。40年后,五大秘书中有四人相继谢世,唯独叶子龙,硕果仅存。

有一次,他于内蒙古寻访时突患重疾,还是曾主持过军委工作的老上级杨尚昆急调军用直升机,把他从交通不便的赤峰接回北京抢救,否则他这仅存的硕果也将凋零。

大病愈后的叶子龙,头脑依然清晰,依然能够连续三四个小时,滔滔不绝地讲述那些发生在半个多世纪前的故事:关于他自己,关于他眼中的毛泽东……毕竟从1935年至1962年,他跟随毛泽东四分之一个世纪强。

南宁会议上,毛泽东说我是反反冒进的!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经常在全国各地巡视,每年在京、在外的时间几乎各占一半。最初,为了保证新生政权最高领袖的绝对安全,毛泽东每次出行都由有关方面的主要负责人陪同。

如果是乘火车的话,铁道部部长、公安部部长是必陪的;如果是乘飞机的话,空军司令、公安部部长是必陪的;如果是乘军舰的话,海军司令、公安部部长是必陪的……然而毛泽东每次出行的时间不等,有时时间较长。有些部门、军种的第一把手,不可能长时间脱离工作岗位,后来就逐渐降格了,由副部长、副司令员陪同。再往后,有时连副的也不一定陪了。

叶子龙也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陪毛泽东出行多一些,后来也不是每次必陪了,但逢有重大会议或比较重要的外出,叶子龙还是要一同前往的。很多时候,毛泽东想上什么地方去,会亲自指示让叶子龙先去看一看,或布置一番,在外地定下活动日程,也由叶子龙同各方面联系、安排。

例如,1958年1月召开的南宁会议。“那是1957年底,隆冬时节,北方天寒地冻。毛泽东要我先到南方转一转,说是看看各处的房子,以便安排开会。我就到浙江的杭州、云南的昆明、广西的南宁等地转了一圈。在南宁,发现也有可用于开会的房子,就向毛泽东做了汇报。毛泽东决定在南方开会,南宁也是一个开会地点。”

这样,叶子龙又为在南宁开会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当时南宁没有暖气,可若逢阴雨天,室内还挺冷,叶子龙就同上海方面联系,从那里弄来了电水暖器。

笔者从一些材料和书籍中了解到,那次南宁会议气氛比较紧张。从1957年下半年始,毛泽东就对1956年中共部分领导人提出的反对经济冒进的意见展开批评。12月在杭州、上海等地开会时,指名道姓批评了周恩来等人。到南宁后,更把批评反冒进推向高潮。

在南宁会议上,印发了22份参考文件。其中李先念在人大一届三次会议报告中反冒进的部分言论,《人民日报》1956年6月20日的社论,周恩来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关于1957年计划的报告》的节录……都是作为供批评反冒进的材料用的。毛泽东在会议期间几次讲话,在听汇报时几次插话,都是批评反冒进的,且言词激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