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权变思维
所谓权变思维,就是指思维主体根据面临的不同情况和境遇,审时度势,权衡得失,随机应变的思维方式。《周易》的核心思想就是“变易”,《周易》以“易”名书,就含有了变化之义。司马迁说:“《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孔子说:“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周易》中的变通观是古圣先贤们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深刻体悟后得到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观念。
《周易》认为:世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无物不在变,无时不在变。《周易》丰卦《彖》云:“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事物内部存在着阴阳两种对立的势力,二者的相感、相摩、相济就是事物变化的原因。阴阳两种力量又可以用刚柔来表现,所以《说卦传》说:《易》作者是“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就是设阴阳两个爻画“—?—”、“——”为变化之母,画八卦以代表万事万物的变化,推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六爻以囊括纷繁复杂的关系及其变化过程。
《周易》的权变思维方式源自于宇宙的阴阳变化,六十四卦就是由“—?—”、“——”两块基石构成的排列组合图式而涵盖变化万千的思维模式。对此,《系辞》说得很通透:“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周易》中变通的思维方式贯穿于六十四卦始终,六十四卦每一卦都含有变通的思想,乾坤两卦是宇宙、社会变化的总概括,其余六十二卦则是具体的展开:屯卦象征“物之始生”,既济卦象征事物发展圆满、成功,未济卦象征结束和新的变化的开始,等等。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之中,《系辞》对此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周易》不仅认为事物都是变化的,而且特别强调事物的变化具有日日更新、永无止境的特点。《系辞》说:“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为盛德,生生之为易。”意思是,阴阳与万物皆新陈代谢、生生不已,这就是变易。一切事物都是变通的,都具有变通的特征,所以《系辞》又说:“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周易》中的权变思维方式,体现了阴阳变易的普遍法则:“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应当发生变化;经过变化,事物才不会僵滞;只有不僵滞,它才能永葆生命力。《周易》不仅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是变通的,而且把这种变通应用到人类社会,反复强调根据大自然的变化来安排人事活动,所以《系辞》又讲:“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周易》用变通的观点谈自然、谈人事,这样的思维方式对于中华民族心理素质与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孟子的“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的执经达变思想和孙子提出的“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功,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等因时因地制宜的兵家权变思维,不敢断言都是源自于《周易》,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是与《周易》的权变思维方式一脉相通的。今天,研究《周易》的权变思维方式并善加掌握运用,对指导社会实践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