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在业内广为流传。文章题目是《原油现实:权力从石油消费国向生产国转移》,作者是布尚?巴里和奇普?卡明斯。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造成当今石油困局的因素之一是权力从消费国向生产国转移。当时,新华社以特稿的形式刊发,摘要如下
“当今石油困局绝不仅仅是供求关系的暂时震荡。大量消耗燃料的西方与石油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之间,权力的持久转移也在搅动能源市场。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工业化世界依赖稳定和廉价的原油供应推动经济增长。美国、欧洲和日本所需石油超过自身产量。发展中国家石油储量很多,但用量很少,替代市场也不多。因此,工业化国家得以利用穷国廉价的资源。
如今,这种相互依赖关系在瓦解,新秩序在形成,美国等能源消费大国正从优势转为劣势。主要石油出口国断定,它们对石油消费国的影响大于以前。
这种变化的背后有两股力量:新兴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意味着全球能源需求今后几年可能保持迅速增长;同样重要的是,世界主要原油生产国收紧了对石油龙头的控制。
沙特阿拉伯和其他富油国尽管打算在中期某个时候扩大产量,但不愿做大规模投资。再则,富油国把更多石油用于国内,以满足国内猛增的需求。”
主要石油进口国正努力适应这种情况,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外交政策的核心问题。
富裕工业国先前遭受过石油危机冲击。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冲击,包括油田国有化和1973年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致使油价飙升,权力向石油出口国倾斜。西方国家处于被动状态,因为它们是主要消费国。美国和欧洲在阿拉斯加和北海也拥有巨大的探明石油储量,当发展中世界的供油国拒绝合作时,他们就开采自己的石油。
30年后,西方不再有这种优势。石油输出国组织以外国家的原油产量预计2010年左右将达到峰值。如今,俄罗斯和中东以外,潜力最大之处是里海和政局动荡的非洲周边深海,而不在西方。
需求模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期间,石油消费主要集中在西方工业化国家和苏联。苏联的石油产量超出它自身以及东欧国家的需求。如今,沙特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其他成员国有更具吸引力的大市场,首先是新兴国家。
产油国国内的需求也相当旺盛。伊朗汽油消耗量每年增长10%。自2003年以来,中东国家石油需求增长13%。2005年底,中东每天消耗610万桶石油。这种高涨的需求包含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自身的需求,大约相当于全球石油供应增长的1/3。
新的供求局面使西方越发脆弱。国际能源机构估计,它的26个工业国成员2030年所需石油中85%有赖于进口,而现在为65%。
我记得当时我曾多次引用过这篇文章的观点。时过境迁,现在再回头看这篇文章,文章实在是很有远见。
为什么油价波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能源,从来都是与大国兴衰联系在一起的。世界石油舞台上从来没有停止过大国的博弈,其主线就是消费国和产油国的权力争夺,而油价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石油权力的消长。
3.1 世界格局与世界能源格局
在国际政治学者那里,世界政治格局同世界军事格局、世界经济格局等一样,属于世界格局中的一种状态。研究者分别从实力结构和国际秩序角度界定了世界格局的含义。一种观点认为,世界格局通常是指世界主要大国和大国主导的国家集团的实力结构和战略关系,是较长历史时期世界主要力量相对稳定的态势。另一种观点认为,世界格局不仅仅指实力结构,也包括国际秩序。所谓国际秩序,即由国际社会共同制定并要求各国共同遵循的国际准则,包括国际性协议、协定、条约等。国际秩序与世界格局相互关联,国际秩序通常受到在世界格局中居于大国或大国主导的国家集团的制约和影响。从本质上来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