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颗水晶球(鱼肚白色)(11)

彝夕:于先生你好,我是一个大学生,神经症在大学校园里太常见了,我们宿舍里就有两个患者,我自己高中时也被强迫症困扰过,现在还偶有焦虑发作。心灵是一个主宰思维和理性的器官,心灵的疾病真的可以用理性本身来医治吗?在我看来这不是医学而是哲学问题,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交锋!我为之着迷和困惑,如何理解可否解答?

回答:即使在心灵这一天然的“唯心主义”领地,我们仍然该坚定唯物主义立场。心灵首先是一个物质存在的器官,是一个地球亿万年生命演化制造出的“生物计算机”,尽管思维、想象、理性是“虚拟形态”,但是它们仍然是储存在“大脑硬盘”,或运算在“自我意识内存”中的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数据信息。“心灵病毒”既可能在每个神经症患者身上发作,也可能在大多数健康人的心灵中潜伏,影响他们的智力和生命活力。你提出的问题,是否可以用心灵的理性医治其非理性(比如抑郁、焦虑、强迫),这是完全可能的。心灵具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调节是神经的基本功能),它自身带有“系统修复工具”,具备“系统自检扫描”和“记忆碎片整理”的功能,而心理医疗是利用这些工具修复心灵自身的操作方法,因此它同样适合大多数人。就像你那台重做了系统,速度变快了的电脑一样,可以让人的思维效率提高,系统功能恢复到最好,精神面貌变得焕然一新,而了解神经症的预防知识,对于大众也是必需的心理卫生教育。

背景新闻:部分抗抑郁药物可能疗效甚微

2008年2月26日,英国《独立报》《卫报》的头版头条都是同一则新闻—— 抗抑郁药无效。对于全球数以百万甚至千万计的抗抑郁药服用者来说,毫无疑问这是一则震撼性的消息。尽管对抗抑郁药的疗效和副作用的争论一直存在,但它们在抑郁症的治疗中一直是被视作有效,并广为使用的。

英国的研究者发现,常用抗抑郁药物的总体治疗效果只能比服用安慰剂(糖丸)的效果高出点。换句话说,这些药物总的来说,没什么临床疗效,服用抗抑郁药所起的作用,并非药物本身在消除有关症状,不过是患者心理压力得到缓解的缘故。但这项研究同时也指出,尽管总的来讲疗效甚微,但对于抑郁程度在汉密顿量表上达到了28点的患者,即抑郁极其严重的患者来说,这些药物的疗效的确起到了显著效果。

《独立报》源引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英国赫尔大学欧文·基尔施教授的话说:“基于这项研究的结果,除非患者极度抑郁,或是其他治疗手段都不能奏效,否则给患者开抗抑郁药物看来是没什么必要的。”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科学杂志《医学》上。

据统计,英国每5人中就有1人患抑郁症。2006年英国共开出3100万个抗抑郁药处方,其中超过一半处方药是新一代抗抑郁药物—— 选择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剂,英国每年抗抑郁药的费用约3亿英镑,滥用抗抑郁药现象非常突出,已经让英国国民保健系统不堪重负。

这项研究当然也引来了各大制药公司的反对意见。比如,葛兰素史克制药公司即赛乐特生产者认为:这项研究没有认识到抗抑郁药物的积极作用,得出的结论不符合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的抗抑郁药物的好处,研究人员只是选取了很小的一部分研究数据,并没有对全部数据进行评估。礼来公司的一名发言人也指出:大量科学研究与医疗数据已经充分证实,百忧解是疗效显著的抗抑郁药。

当死神扛着镰刀,打开潘多拉盒子,在人间到处散布抑郁症的“瘟疫”,是时候捕捉一个“心灵病毒”,放在显微镜下,对它进行一番详细观察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