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新维度:俯瞰金融危机(1)

人们可以修正经济的波动,但不可能完全避免,如果想要完全避免,事情就会变得更加糟糕。

——熊彼特

本章导读

在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甚至是经济崩溃的可怕蔓延中,我们总是能在事后归结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如消费观念、资本运作、投资市场的非理性亢奋、决策失误和资本的阴谋等。但是,在危机爆发之前,为什么我们总是无法将这些看似毫不相关、杂乱无章的信息像拼图一样,一块一块地拼接起来,然后勾勒出那条藏之颇深却无法忽略的隐匿轨迹?

人们早已谙熟“经济周期”理论,固然知道这像宿命一样的阶段性危机必然会在某时某地光顾经济世界。但是,在面对世纪危机的今天,我们是否能够跳脱传统的思路,抛开繁荣的表象,去剖析世界经济运转背后的影响力量?经济永远在繁荣和衰退之间循环往复,那么,到底是谁在导引着美国的金融并最终使其崩溃?

阴谋?困境?博弈?新秩序?谁是胜者?本章将为你开启新的视角,俯瞰世纪金融危机。

谁影响了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理论

历史总是在不断地重复着自己,就经济发展史来说,这种阶段性的重复运动可以用经济周期来进行描述。在经济学领域,经济周期主要用来描述经济运行中经济扩张和经济紧缩的周期性、交替性和循环往复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当前的金融机制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问题,为什么有些国家会在某个时刻突然经济崩盘,为什么有些行业时而炙手可热,时而无人问津的原因——一切都是经济周期作用的结果。

经济周期的主要标示指标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这些指标的变化反映了国民收入及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周期性波动。对于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有两种模式,一是将之划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二是将之划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4个阶段。

两阶段法认为经济周期发生在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上升(扩张)或下降(收缩或衰退)的时候。在上升阶段(繁荣)过程中到达顶峰后,经济便走入盛转衰的转折点,随后就是下降阶段。当经济下行至谷底后,便又进入由衰退到繁荣的转折点,此后的经济发展进入繁荣阶段,经济的运动便在峰顶和谷底之间交替进行。企业在上升阶段通过要素重组、规模扩张等行为对经济产生作用,社会对于信贷业务的需求也随之提高。随后,当产品扩展至整个市场,竞争对手增多时,产品价格便呈下降趋势,利润减少,银行信用随之收缩,经济渐渐开始走下坡路。这种经济的循环运动解释了为什么世界经济常常在十几年或几十年的繁荣后会渐渐走入衰退时期。

四阶段模式把经济周期划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4个阶段。在经济波动的周期曲线上,波峰至波谷的下降阶段被细分为“衰退”阶段和“萧条”阶段,而从波谷至波峰的上行阶段则被细分为“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四阶段划分法是对两阶段划分法的深入,有助于更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在四阶段模式中,生产的扩张过程同样为社会和信贷带来了经济上的推动,但扩张行为同样也已暗含了决策失误和过度投资等行为,因此,当经济出现衰退时,这些前期繁荣阶段的错误和过失便在此刻发挥作用,将经济周期导向萧条阶段,而后市场才能经由复苏重新走向繁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