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重温“经典”之“罪与罚”(7)

恐慌四溢:1987年黑色星期一

动荡中的“黄金时代”

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美国经历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到80年代时,美国股票市场也已享受了长达50年的牛市。但在此期间,美国却也经历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之痛和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20世纪60年代,美国陷入了越战的泥潭。这是美国在二战以后投入最大,却最终以失败收场的一次惨痛的经历。这场持续了十几年的战争最终超出了美国政府可以控制的范围,在国内一片反战浪潮中,美国逐步将军队撤出越南。战争已经结束,但战争带给美国的伤害却不只是人员的伤亡。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美国花费了至少2 500亿美元,美国国内社会也因战争而动荡不安。不仅如此,美国因为在战争上的过度花费,导致本国经济不得不面对巨大的财政赤字,为了弥补赤字,美国开始多发货币,美元的国际信誉因此急剧下跌。美国的大量资本从国内流出后,大家开始抢购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总量因此骤减。1968年3月,美国的黄金储备流失超过了14亿美元,1971年,又传出了西欧主要国家要以美元大量兑换黄金的消息。为确保本国经济安全,美国宣布不再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1973年,美元的贬值再次引发了欧洲各国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行为,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美国完全没有丝毫招架之力,西方国家最终放弃了固定汇率制,以浮动汇率制度代替,原有的与黄金挂钩的货币体系终于崩溃。

石油是世界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石油依赖性国家来说,油价的波动甚至能够对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产生深刻的影响。1973年,中东战争爆发,原油价格开始大幅上涨,此后,欧佩克组织成员国阿拉伯宣布停止向美国和荷兰出口石油。一夜之间,石油价格疯涨了4倍,石油的全球性短缺触发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在这场由中东战争引发的危机中,美国因原油储量很低而深受影响,其工业生产下降了 14%,GDP增长下降了,政府不得不增加支出。这场危机不仅令美国大受打击,西方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因此明显放缓。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金融系统经历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国国内也爆发了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但这两个“负面”事件对于美国经济的发展却都有着不同的“推动”作用。首先,这次为期两 年的经济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读为令美国走入黄金年代的触发点。 1973—1975年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国内失业率升高、通货膨胀率上升,美国在国际市场上也丧失了强有力的竞争地位,其市场占有率随之下降。因此面对国内投资热情的消减,美国政府开始逐渐放松对金融市场和大众投资的管制,并通过金融政策刺激股票投资市场的回温。另外,对金融市场的宽松态度也吸引了国际金融市场上大量的热钱、游资蜂拥进入美国市场,从而为美国股市打了一针强心剂。其次,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中东战争引发的石油危机令全球石油价格疯涨。石油价格的上涨对工业国家的伤害显而易见且不可避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石油价格的上涨正好为因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和美国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多发行的美元提供了消耗去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