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关于本书(2)

《流水别墅传》的作者托克教授不是著名理论家,他开讲建筑史的匹兹堡大学也不是业内名门。以某一种势利眼光来看,他的研究与著作并不能代表最时新的学术成果,如果我们一定要以为人文研究领域的最时新也就意味着最好的话,便更不足道。不知是否正因如此,他写书的人和我看书的人都不会先端好个架子紧张起来。老实说,若是不留心他那个建筑史教授的身份,我压根就不会想起此君原来也是一辈子“说字儿话”的人。虽是在探究建筑领域里尽人皆知、偏又含混不清的一段重大历史,他的写作态度却很“八卦”,把这段往事写成了探幽访秘的侦探索隐。即或是建筑门外人,即或是对流水别墅闻所未闻,也会流连于他的言浅意深娓娓道来,不知不觉地跟随他走进一片建筑境。

根据作者在全书末尾处的一则统计,尽管流水别墅地处偏远,它仍是最著名、最吸引观众的别墅建筑,同时也是建筑史上空前绝后的伟大创作。从建筑师习惯的切入点来分析,赖特对环境气质的敏锐感悟、他对地形地貌的发掘利用、他对形式元素的准确把握、他对新型结构的大胆尝试,都是完美呈现这座别墅的必备条件。这么分析当然没错,可是,普通建筑师都能了解诸如此类的准则,它们绝非令流水别墅超凡脱俗的独门心法。就算再加上古老的维特鲁威三原则“实用—坚固—美观”,也只是入门的起手式,我们仍然无法说清流水别墅究竟凭什么征服了观者的心——它的明星相从何而来?

流水别墅的设计始于1934年冬,方案成型于1935年,建筑主体完工于1937年,次年它便举世闻名。那段历史真是离得太远,它的名气真也太大,让时人全都不清楚它同时却又全都知道它。作为现代建筑史上最著名的一座别墅,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建筑学者,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竟没人为它认真做过传记,这局面既匪夷所思,又颇意味深长。作者开篇时也曾解说过研究流水别墅会遇到的种种障碍,但我还很小人地另有一番嘀咕:如此“畅销书”般的作品,在专家眼里是不是已经没啥值得说的了?普通外行热爱着它,是不是就让业内学者不好意思或不屑于再来插嘴,免得把自己混同了大众?

可是托克教授的这本书告诉我,忝为建筑学生,我对流水别墅完全不知道的盲点还多着呢。

我不知道赖特设计流水别墅是绝境中的挣扎,是背水一战。当然我多少有点模模糊糊的印象,他设计流水别墅时年事已高。可这位年近七旬的老者多年来一直听着建筑评论家们用“过去完成时态”讨论自己,这番窘况却让后辈不能想象,更让人不能想象的是他的创造力在“完成时”、在流水别墅之后又生龙活虎地跳腾了长达二十年。源自欧洲的现代主义浪潮汹涌而至,恰好把赖特代表的美国现代建筑这波前浪拍在了沙滩上。一辈子倔强好斗的赖特感受到侮辱和轻慢,益发铆足了劲儿要做出个绝世佳作来,打赢“国际派自己首倡的比赛”,这激烈悲愤才导致流水别墅成了他毕生作品里最“欧洲”味儿的一座建筑,也才导致他倾注了长年积淀,于抽象几何的建筑造型里埋进没完没了的文化隐喻,让观者有了无限读解的余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