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影响(3)

44.442.740.939.037.035.1备注:

实际利率(%)7.25.04.54.03.03.03.03.03.03.03.0实际GDP增长(%)7.87.67.87.87.88.08.08.08.08.08.02.最好情况银行重组成本(人民币10亿元)107107107107107107107107107107总负债/GDP(%)23.931.435.738.139.137.534.932.329.927.525.2备注:

实际利率(%)7.24.54.03.53.02.02.02.02.02.02.0实际GDP增长(%)7.87.67.88.08.28.68.68.68.68.68.63.最坏情况银行重组成本(人民币10亿元)357357357357357357357357357357总负债/GDP(%)23.937.644.950.454.656.457.057.357.457.457.1备注:

实际利率(%)7.25.05.25.25.05.05.05.05.05.05.0实际GDP增长(%)7.86.56.86.56.06.06.06.06.06.06.0注:假设在所有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1美元兑8.3元人民币。

图4和图5表明,银行体系重组必然会造成中国政府财政状况的急剧恶化。由于很多国有企业效益低下,从以新生的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部门中收税也面临着诸多困难,这就意味着政府不可能通过提高税收来满足银行体系重组计划所需资金,至少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是这样。因此,我认为,政府只有通过举债融资来支持银行体系的重组。其结果是,在银行体系的改革过程中,政府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将会快速增加。总的来看,银行体系问题会对国家的财政状况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无论是补偿贷款损失还是重新注资,银行体系重组都必将加大政府的预算负担。

图4可能情况 公共债务动态(成本在一年内分布)图5可能情况 公共债务动态(成本在1999 2008年分布)但同样重要的是,这些模拟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当前的银行问题并不一定会引发严重的财政危机。在“可能的情况下”,政府公债占GDP的比重将会在2002年达到45%,与1998年底的24%相比增加近一倍。在2002年达到峰点之后,政府公债占GDP的比重将开始下降,这意味着公债的动态变化趋势是政府可以承受的。上述分析显示,中国政府可以,也应该在银行体系重组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引发类似俄罗斯和巴西前不久经历的财政金融危机。这一根本结论与国际上一些学者,如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尼克·拉迪(NicholasLardy)等对中国所做的悲观预言截然相反。

中国银行体系问题的根源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后遗症在1949 1978年的30年间,中国的银行信贷都是按照政府经济计划来分配的,独立而专业的银行信贷决策根本不存在。这种体系不仅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分配,而且导致了在改革开放前的那段时间里,经济停滞不前。虽然这种信贷体系存续了很多年,但却并没有引发重大的危机。这主要是因为,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消灭了市场风险,不存在竞争或企业破产,企业的生产经营及财务表现对于消费需求的不确定性变化缺乏敏感性。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通常要制定全国性的信贷计划,即从总体上设置一个信贷额度,根据国家年度投资和生产计划,将信贷分配到部门、地区,甚至是每一家具体的企业。这种情况下,银行仅是政府向预定的项目划拨资金的代理机构,从来不作信贷分析,况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最为重要的是,所有的信贷条件,如贷款金额、期限、利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