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津万科“城市花园”(4)

五、钱用到刀刃上

温州人不会小瞧穷人,只会看不起浪费钱的人。即使是当上了大老板,他们也一样勤俭节约,坐公交、吃盒饭一点都不奇怪;但他们却会拿出大把的钱捐助慈善事业。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钱要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前文中的贝先生一家正是通过省吃俭用、能吃苦,才积累到第一笔资金用于投资。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财富的积累,除了“开源”以外,还应该“节流”,两者缺一不可。

说“全民皆商”的时代已经到来也许有些夸张,但要说人人关注理财、投资则一点都不过分。在这种大背景下,温州人的成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东西。相信,无数的草根对此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受到启发并开启自己的财富人生。是谁给了温州人闪亮的眼睛

温州商人最早是从不起眼的纽扣、鞋子、打火机、针头线脑等小打小闹中发现商机,并把小生意做强做大,积累到巨额社会财富的。他们出身草根,没有学过专业投资知识,但他们的投资眼光却令许多资深投资人士汗颜。

有位哲人说过,世界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用到当今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可以这么说:世界从来不缺少商机,而是缺少发现商机的眼睛。纵观国内外商业成功人士的发家致富之路,无不是不断寻找商机、发现商机并付诸实现的过程。温州人四处寻找商机,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总能找到投资的黄金宝地,温州购房团正是这样应运而生。

2010年3月的一天,我应邀来到汉口的某个楼盘。我先去看了沙盘,再看样板间,随后跟销售人员谈论楼盘的户型。前后不过20分钟,我就对他们说:“这个楼盘的价格虽然不低,但与一线城市相比仍有较高的升值潜力。我会让更多的温州人来这里看楼盘。”

大家都知道,在我的背后,是上千亿元的温州游动资产,而2009年武汉市商品交易总额才约为768亿元。

其实,早在2001年我就在杭州看过楼盘。我回去后不久,温州人的200亿游资就“闯入”了杭州。在这期间,杭州主城区楼市的房价一路飙升,均价由4000元/平方米涨至15000元/平方米。

温州人不怕缺钱,怕的是缺少投资机会。在2009年,近8000亿元的温资在全球游走,他们炒煤炭、炒海南楼市,仅在海南一个城市,温州人的投资就高达35亿美金。

其实,温州人在全国的楼盘投资有5千亿之多,其中在上海、北京的投资最多,占投资总额的50%。“但一线城市房价的升值空间越来越小,并且新政策对一线城市的影响很大,相比而言,二线城市的楼盘更具有投资价值,更具升值空间。”

我认为,武汉有很大的潜力,有希望进入一线城市,2010年,武汉主城区楼市均价8000元/平方米,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3年内房价应该能达到15000元/平方米。

2011年温商要组建投资房地产联盟,以前是团体出动,散户买房,今年则会在一个城市整栋整栋地买楼。当前70%的温商买楼都是为了投资,很少是用于居住的。

不过,据我了解,在全国炒房的温州人有10万人之多,一些温州人正计划在投资房地产获得收益后,拿出一部分资金投资实业,来实现温州制造业的转型。

温州人是最早发现房地产这块投资宝地的,他们也在其中收益颇丰。杭州、上海、深圳等地都流传着温州人投资的房地产的佳话。而早在海南国际旅游岛获批之前,已有大批温州商人进驻海南,投入各个领域的开发。

2010年1月11日,位于三亚市中心的凤凰岛开盘销售。为吸引温州投资者,这座由浙江商人控股的楼盘曾在温州进行过广泛宣传。由于建有游轮港、私家码头、七星级酒店、商业街等配套设施,再加上采用超现代的外立面以及2万元/平方米的装修,在开盘之前,楼盘价格就已经很高,即使面积最小的68平方米的户型,总价也在500万元以上。到开盘时,均价更是飙升到令人咋舌的7万元/平方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