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归因(1)

失败归因—— IT项目四大败因分析

前些年,ERP项目失败的案例很多,至于为什么失败?究其原因则众说纷纭,这就引来一个问题,叫做ERP项目失败归因。归因是心理学上的说法,就是为事件找原因,错误的归因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错误的归因更容易成为错误的行为导向。比如说,有同学大学四级考试没通过,却归因到眼镜度数不够高,没抄上前排同学的答案,这就是错误的归因。以前大家对ERP项目实施失败存在很多错误的归因,原因找错了,所以后来采取的行动也会是错误的,而错误行动又会使企业信息化沿着错误的方向走得越来越远。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一件事情一旦发生,第一个想法就是逃避责任,寻找客观理由,对自身的不足讳莫如深,其实这就是片面的归因。比如讲实施失败,大多会归因为软件不好操作,成熟度不高,甚至归因为供应商配合不好等等,却很少有归因为客户方自己贯彻不力、投入不够的,即使有,也是轻描淡写。

我想“上ERP是找死”的说法,也在客观上给了很多人一个归因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是一个很好的推卸责任的台阶。有人就讲了,本来上ERP就是找死,于是就轻而易举地找到台阶并就势而下,把所有的责任和过错都抹平了,一切跟没有发生过一样。那些曾经实施ERP失败却又没有找到正确原因的企业,再次上ERP时就产生了疑虑,因为当年归因的那些客观理由还存在,所以就成了惊弓之鸟,不敢决策了。

因此,不管ERP实施的情况如何,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正确的归因。正确的归因太重要了,这个归因直接决定企业信息化在后续阶段还能不能健康发展。项目失败或者部分失败,一定要找到失败的真实全面的原因,这样找得的原因才是正确的归因,而不是盲目地讲产品的成熟度,讲业界的大环境不好。甚至于有一些不负责任的记者也在撰写一些错误归因的文章,使得情况越来越糟。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从来没有一个失败的ERP。失败的标准是什么?怎么衡量失败?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判断成败的标准。即使在大家公认的失败项目中,也存在成功之处,比如说借助项目锻炼了一批人,为他们灌输了ERP管理的思想和意识,甚至也锻炼出一批懂软件的操作人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其实也有成功的一面,至少没有完全失败。

那么,对ERP项目失败的普遍原因能否做一个正确的归因呢?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在2000年发表了有关IT项目的调查结果,该调查把项目失败的原因总结为四大类。

第一类是项目组织原因。包括项目经理是否称职、项目组织构架是否合理、人员是否安排到恰当的位置、是否执行有效的激励制度、是否处理好各方利益以及冲突等等。ERP项目组成员一般都是跨组织的,项目组中既有实施方的实施顾问和项目经理,又有客户自己的各级领导、应用人员和项目经理,甚至还有监理方代表,所有组织成员几乎都是兼职参与项目。鉴于此,有几点需要非常重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