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并不是后来才被人视为汉奸、卖国贼,甚至不仅仅是因为他代表清政府签过几个不平等条约。上层其实还是比较清楚李鸿章的处境和难处的,知道很多事情除了他,别的人真干不了。比方说庚子之变发生前,北京满城人都骂他,但是八国联军入京了,大家听说李鸿章又出山了,才把心放下来。更重要的是,当时的老百姓更不喜欢他,甚至嘲笑他。
早在1884年,日本汉学家冈千仞游历中国各地,探访曾旅日的王黍园的族人,获得热诚款待。族人中有王砚云这个举人,广有才学,能言善辩。王氏说:“李中堂(鸿章)开办招商、机器二局,耗资百万,消耗国力,并无结果,大失民心。”冈千仞对王氏的说法不以为然,指出中国人是中了儒教的毒;还解释说,取西洋之长,以供我用,就是养育国本之要。王砚云却愤然说道:“机器者圣人不语也。此物惟有导国人去其质朴而趋赴机巧。” 半个世纪之后,中国历史学家蒋廷黻的一句话似乎不无道理:“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也就说,李鸿章只能在物质改革的圈子里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