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营过程中,企业越是感到有压力,越说明正在积极争取竞争主动权。企业一旦感受到压力的存在,就应该采取积极有力的应对措施,及时予以消除、化解。否则,就会引发一连串问题,使企业经营陷入恶性循环,这种事态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最终不可避免地要爆发灾难性危机。企业感到压力,证明企业在某方面存在与竞争不相适应的地方,为企业改进和提升自身素质提供了动力,指明了方向。明智的企业往往以此为契机,不断地审视和反思自己,主动寻找差距,千方百计消除、化解压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综合竞争力。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克服困难、不断获得进步的过程,这种思想、习惯、氛围和行为的养成,就是企业的核心生存力。
总之,任何企业都可能受到不确定危机的影响,企业要善于应对危机,变不利为有利。企业面对危机要永远积极主动,当环境变得不利时,保持信心,把危机作为学习的机会,就会从中吸取教训,把坏事变成好事。
案例:娃哈哈应对潜伏危机
娃哈哈十几年来在饮料食品行业的历次价格战、经营多元化以及合资等浪潮中,都经受住了考验,稳稳把握着自己的方向。
1991年,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取得成功之后,宗庆后敏锐地感觉到这个行业成长初期可能潜伏的危机,毅然退出保健品这个方兴未艾的市场,转而进入儿童饮品市场。1996年,在一片合资浪潮中,娃哈哈将下属公司与达能合资,一下子将瓶装水的生产能力从原来的两条线扩展到9条线,而且全部是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自动高速生产线,成为全国最大的瓶装水生产企业。在合资中坚持必须打娃哈哈的品牌,必须由娃哈哈全权管理,真正做到了依靠别人的资金与技术发展壮大自己的品牌。
同样在1996年,娃哈哈强势进入纯净水市场,娃哈哈这个充满童趣的品牌能否延伸到成人产品中,当年在业界引起过疑问。而今,娃哈哈纯净水的销量已经在国内同行业企业中取得了龙头地位。1998年,娃哈哈突然宣布进军碳酸饮料市场,推出非常可乐,当时被很多人讥笑为非常可笑,如今,在国内市场已经取得了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两乐”三分天下的竞争态势。
2002年,娃哈哈又涉足童装行业,并在全国首批建立了800家童装专卖店,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童装品牌之一。十多年来,娃哈哈没找银行借过一分钱,也没有上市。对此,也有专家认为娃哈哈缺乏长远眼光。但19年里,与娃哈哈同时代创业的不少饮料巨头已经难觅踪影,而娃哈哈则一枝独秀,逐渐拉开了与竞争者的距离。
进入21世纪以来,娃哈哈每年的饮料销售总量超过150亿瓶,也就是说,如果均摊,每年全国每人平均至少要消费10瓶以上的娃哈哈饮料。
十多年来,娃哈哈已由多年的跟随者成为领跑者。2004年,一条消息牵动了中国饮料业的神经——非常可乐进城了。不久,“营养快线”、“乳娃娃”、“爽歪歪”等新产品应运而生。今年,娃哈哈又高调推出非常咖啡可乐,希望用咖啡的醇香、可乐的激情感染城市消费群体。一系列信号似乎都在宣告,娃哈哈将在城市市场大显身手。而百事可乐、可口可乐这“两乐”近年来则展开轰轰烈烈的“下乡运动”,发展农村市场,娃哈哈的市场地盘正迎来更多的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