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我也有一个梦想(1)

这本书的名字本打算叫“不只中外建筑史”。因为我曾买过一本有趣的书——《不只中国木建筑》,当时觉得书名蛮别致,后来愈想愈佩服,这真是一个很狡黠的书名!不只中国木建筑,那就是说,书中除了讲中国木建筑,还旁及了许多其他的东西,但又以讲中国木建筑为主线,故曰“不只中国木建筑”,好高明!

所以当我将自己的这本书稿整理出来准备出版时,便不揣冒昧,将其命名为《不只中外建筑史》,这样书中的内容也就不言而喻了。后来为了避跟风之嫌,更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本书旨趣,改用了现在这个书名:《巴别,巴别—— 不只中外建筑史》(“巴别”取自《创世记》中的巴别塔[. “巴别塔”含有多音、异质、局部、去中心之意,隐喻着对多元与差异的拯救,被誉为“后现代主义的源头”,详见本书第八讲“美索不达米亚:千年逐鹿场”。]),但书中内容还是一样的。

这本书是以我主讲的两门课程的讲义为主干,又用积年的一些阅读笔记和相关旧稿加以充实、润色、整理而成的。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所谓建筑”主要是从空间与实体、技术与艺术、环境与文化、礼仪与展示等几个方面谈了一下“建筑”这个概念的“所指”;而下篇“行板如歌”,则对“建筑”在不同时空范围的“能指”作了描述。众所周知,古代世界不同于“全球化”的今天,彼时各民族之间的建筑理念、形式与风格相差悬殊,显得少有关联,这就导致我们在进行整体讲述时往往不容易理出一条明晰的线索来,常使“听故事的人”感觉千头万绪、杂乱无章。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我试图从大历史的角度,以一个妙趣横生的“救恩”故事作为主线,将古代的西亚、埃及、印度、中国、希腊、罗马、阿拉伯等人类历史上各古老民族的建筑历程串联了起来。效果如何还要听读者评说,但我忍不住要告诉大家的是:这实在是一次有趣的尝试。

关于建筑,我很同意汉宝德先生的看法,即“建筑是文化的产物,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其建筑。不通过文化没有办法了解一个民族的建筑,不通过建筑也无法真正欣赏一个民族的文化”。因此在我看来,建筑这种形而下的“器”,实在是通往形而上的“道”(文化)的一个绝佳途径。这也正是我编撰这本小书的初衷。

显然,这既不是一本建筑理论书,也不是一部中外建筑史,而是从建筑历史(故事)的角度切入,自下而上,对人类文明的演变历程进行的一番整体回顾和深度省思。

何谓文化?我想没有谁能给出一个令所有人都满意的定义来,却很喜欢一位学者的诗化譬喻:“什么是文化?就是一个当今的女孩子,面对着一张历史的老地图出神,然后出走,然后回来。”说得多好!一个现代生命,与大地、与历史连在了一起,这就是文化。

而我们对于文化的学习,归根结蒂,无非就是为了心灵的建树,我们从小学到老,也无非就是学习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完成一个自我角色的建立与提升,从而以最大程度的精神满足来度过自己的一生—— 回来后的这个女孩子,从此就不再是未曾出去时的那个她了,或多或少,她的生命一定有所不同—— 而我认为,这才是我们大学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正是青年们日后长远发展的基本素质保障。

但我们眼下的情形却是如此的不尽人意,诚如武汉大学的赵林教授所言[. 参见赵林:《在上帝与牛顿之间》,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教育理念及细密琐碎的现代社会分工、学科分工,客观上已经造就了大批 “有技术无文化”、“有知识无智慧”的“机器人”,人文情怀、哲学睿智、历史视野和现代意识很是缺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