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巷名伶遗踪
铁树斜街是大栅栏西街延伸西南方向的著名斜街,旧称李铁拐斜街,西头通往五道口,它也是在南城形成之初,人们踏出来的去往正阳门的近路。这条街南北两侧有许多小胡同,看不出严整的规划,大抵是自然形成的街巷。
斜街南北地带,是京剧艺人的聚居区。
我们现在最容易找到的是谭鑫培四代故宅所在的大外廊营胡同。
大外廊营很短,谭氏故宅在最北边的1号院,大门在大外廊营,房子却赫然卓立在铁树斜街,那样一座二层砖楼,巍峨的气派和窗口的雕镂在整个一条街上都是仅见的。谭家几代人相继在这儿住着,这里成了须生大本营。(图1.宣武区铁树斜街谭鑫培故居)
在这儿,你走在铁树斜街上,老远就能见到这青青的砖楼,它的一排后窗简直太精美了,那砖雕上的花饰,精细得让人不能不赞叹!
谭氏一门是京剧界的一个奇迹,独一无二的奇迹:自谭鑫培算起,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一家四代老生名伶,冠绝京华。自徽班晋京至今200年里,谭家一门七代人中从事京剧工作的竟有40人之多。
梨园人家子承父业是很普遍的,传三四代并且都是名角的也有几家,但如谭家一门,以须生七代相传,怕是仅有的。
与谭老板故居相距不远的,还有梅兰芳(1894——1961)故宅,铁树斜街101号。当然,梅兰芳在北京曾有多处故宅,铁树斜街是其出生地,后来又有北芦草园、鞭子巷头条、红星胡同、内务部街、护国寺街等处住地。护国寺街1号现为梅兰芳纪念馆。
梅兰芳就是在101号出生的,上学是在百顺胡同,也就是陈德霖所住的那条街,杨小楼曾背着梅兰芳上学,那是由于梅九岁上学时,路上总有同校劣童欺负他,吓得他不敢去上学,任凭伯父梅雨田打骂也不愿去。小楼大兰芳16岁,按辈份是叔叔,劝雨田不要打,他背着兰芳上学去。小楼结果走了另一条路,把兰芳哄到学校,并把同学欺负人的事告之老师,老师批评了那几个同学。从铁树斜街到百顺胡同有三条路可走:陕西巷、韩家潭和大外廊营,不知小楼当年绕走的是哪条胡同。说起来这是一件小事,但生活往往就是由小事组成的,如今我们走在这一带,猜猜当年尚未成名的武生泰斗背着花衫大师走的是哪条路,也是一件挺有人间温暖的事。
但寻找梅兰芳在铁树斜街的故宅可不是件容易事,明明地告诉你在101号,你挨着门牌去数吧——该到101号了,却没有这么个院子!
怎么回事?
你犯了错误,你怎么也不会想到面前那个腥骚难闻的厕所就是101号所在地,厕所中间你稍不留神就滑过去的拱门里面还藏着一个院门,那里面就是梅兰芳故宅。
门楼尚在。只不过,旧漆斑斓,还挂了一层年深日久的说不上是什么颜色的尘灰。(图2.宣武区铁树斜街101号梅兰芳故居)
梅兰芳大师是把京剧带出国门取得世界荣誉的人,京剧男旦在他的时代达到空前未有的高度,但同时,他也是男旦的终结者,在那个时代以后,旦角由女性演员来担纲,而人们的欣赏习惯也前所未有地改变了,看男旦表演不再是一件“顺情顺理”的舒服事体。应该说,这种改变是走向正常的,而以往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
以男旦来表现妩媚妖娆的女性美,从而满足观众的观奇与猎艳心理,这无论如何是不正常的。不正常的现象缘于清王朝统治者扭曲的性歧视和性禁锢,女性不允许在舞台上出现,这是清代朝廷的“规定”。于是京剧产生了从陈德霖、王瑶卿直至四大名旦、四小名旦的男旦名伶,也竟然出了这样的奇迹,以男儿之身演绎女性柔美,甚至比女演员表演还大有可观。
至此,男旦戏达到京剧史上的顶峰,然而,随着20世纪30年代之后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西方艺术的影响,人们的审美趋向出现拐点。之后,话剧、电影以及其他艺术形式带来的新潮娱乐使社会文化日愈接近现代化,对审美对象向着正常的性取向回归,女性美还是直接由女性来表现更符合自然之道,男旦的式微不可避免地到来了,谁也不可能重复历史。
早期的京剧名伶,像程长庚、陈德霖、余三胜他们那一代人的故居还能找到吗?
能。就在铁树斜街南麓的胡同里。从谭老板家的小楼往南,出大外廊营胡同是著名的韩家潭,清代大玩家李笠翁的芥子园当年就在那条街上,被画家们奉为圭臬的《芥子园画传》便是在这儿的名园里编出的。此街上还有一座梨园会馆旧址,门楼是带有民国风格的。街南有个小胡同口,那就是百顺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