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栅栏:正阳门下第一街(2)

还在“文革”前的时候,我不止一次从大栅栏穿过门框胡同,踏上劝业场南门光滑的的石阶。

走在劝业场里,犹如走进18世纪的欧洲,走进一幅古典油画,走进福楼拜小说中的殿堂。它里面不是横平竖直的几何形,而是以“虚中”的天井将上下几层全都展示在你面前,那些欧式古典风格的栏杆娱悦着你的双目。无论你是走在哪一层,沿着环形走廊,两侧是大小不一的空间,其间的变化,曼妙生趣,适合着不同的商肆。这里营业面积4000多平方米,除了一般的日用商品,还有休闲场所和戏园,堪称集商业、服务业和娱乐业之大成。最多的时候,里面有22个行业,180多个货摊,吃、穿、用、玩俱全。

劝业场是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绝唱。

北京劝业场建成之时,国内好几个大城市里也纷纷建起劝业场,最大的当属天津劝业场,由书界名宿华世奎题写名号,名声远振。此外,北京劝业场的建筑风格还进一步促进了中小商铺门面的西化倾向,今天,我们还能在大大小小的胡同里很容易地找到那个时代留下的风气。

1956年公私合营后,这里为国营商场,极其齐全的百货吸引着本市和外埠的人们。在王府井百货大楼建立以前,劝业场堪称京城第一商厦。(图5劝业场)

旧时的西河沿,紧临正阳门西火车站,位置得天独厚。后来,火车站拆除,整个正阳门外路旧巷窄,无法停靠汽车,难以适应新时期的特点,劝业场竟被改造成旅馆,有如名媛入柴门,让人有说不出的叹惋。(图6观音寺街)

凭着大栅栏的凝聚力,南城成为明嘉靖以后最有活力的新区,它对北京建置的另一个重大意义也随之产生了:皇城由原来的京城南端变为京城中心,四方均有民居拱卫,愈发显出“核心”地位。

对大栅栏的领悟,不应该仅仅认定原来叫廊房四条的这条几百米的商街,它是一个商区,综合性的商区,它由廊房四条向周围发散开去,把“商气”辐射到周围几十条胡同中,其中最明显而又最大的街巷当属珠宝市、粮食店、煤市街、观音寺街以及廊房头条、廊房二条和廊房三条。

珠宝市、粮食店、煤市街,这几条胡同的名称就已告诉人们,当初它们主要是以经营什么红火起来的。

廊房头条、廊房二条和廊房三条,则一直是金银首饰和金融业最多的地方。廊房头条旧时别称“灯街”,聚集有二十多家灯笼铺,形成一条灯市。纵向将这几条街劈开并通向大栅栏的还有一条小胡同:门框胡同,它的得名很是形象——狭窄如门。门框胡同是北京一条有名的小吃街,为整个大栅栏商区提供着辅助服务。

观音寺街干脆是大栅栏向西的延伸,也称大栅栏西街,一路沿街的店铺连绵比邻。

大栅栏商区还有北京最窄最短的小胡同——钱市胡同,它隐藏在珠宝市里,是一条最窄处仅一尺有余的死胡同。别看是条死胡同,清末民初的时候,这儿可是全北京的金融中心,设在胡同里的钱庄决定着整个北京的白银与铜钱的兑换比率。

近代,西式银行出现了,也是在这附近——西河沿。民初的西河沿,是北京最大的金融街,十来家大银行都设在街里,人们现在还能找到几座有着民国风格的大楼,想象它们往日的风采。其中,尤以旧交通银行大楼最显气派,建筑极有特色。

我对杨梅竹斜街尽头的延寿寺街更感兴趣,那里不大引人注意,其实很有内涵。延寿寺早就没了,今天的东琉璃厂好大一片地方都是那座辽金古寺所在,香火可推知。然而这不重要,比寺更让人玄想的是当年金宋交兵时,卞梁城破,徽、钦二帝以及数千余皇眷宫人就被押解到延寿寺安置。难怪后来东西琉璃厂成为文萃雅集之所在,那恐怕是能书擅绘的二帝给带来的运脉吧。杨梅竹斜街尽头与延寿寺街相交处也值得一说,这地方很像一个小广场,因其短,旧称一尺大街,是北京最短的大街。一尺大街一头牵着大栅栏,一头牵着琉璃厂,市井文化与士人文化在这儿交汇,像两段不同旋律之间的过渡。

大栅栏不仅仅是一条街,而且是以这条胡同为核心形成的老北京最大的商圈,它是一个以诸多名店为号召而集商业、娱乐业、旅店业和其他服务业于一体的方阵,几百年间没有其他地方能够与之匹敌。它经历了许多兵灾、火灾和国难,但这个喧闹着的繁华商圈始终没有沉沦,它带着自己的故事一直走到今天,北京子民已经很少光顾这里了,远道而来的游客却形成新的人流,举着相机的“老外”逡巡在周围的大大小小的胡同里寻幽探景,他们喜欢这里的“老”、这里的“旧”、这里所散发的过往历史留下的一切原生态的气息。(图7廊坊头条老铺、图8廊坊头条老铺石雕)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