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型基金的投资风格与策略(4)

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小张依然不停地寻找热点,不停地低买高卖,每天上班看行情下班看资料,熬到很晚,正好赶上市场回暖,一年多下来,他的盈利翻了两倍,他操作过的十几只股票都给他带来了不菲的收益。他在了结了仓位之后再次找到老李设宴相庆,席间大谈选股和择时的方法,老李对小张十分佩服。小张忽然想起老李以前被套的股票,问他现在解套没有,老李一拍脑门,说自己早都忘了,就把自己当初买的两只股票和价格告诉了小张,小张细细一想,傻了,天哪,十倍了。

为什么小张的波段操作后来反而不如老李的捂股战术了呢?很简单,市场环境变了。在长期的实践中市场人士总结出这么一条规律——震荡市中波段操作,单边市中长期持有。小张和老李的例子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一点。2005年上半年,市场还延续着震荡下调的走势,小张通过波段操作,设立止损位止盈位反复做差价,在震荡市中赚到了50%的收益,可以说投资效果是非常成功的;相比之下老李的股票随着大盘阶段性下跌,自然出现了一定的亏损。但是当市场反转之后,老李的股票虽然也出现过较大的调整,但一年多下来,涨多跌少,每次调整之后都迎来一次加速的上升,再加上期间的分红送股,股价上涨了近十倍;在这种市况下,小张的频繁买卖就显得多此一举了,不仅错过了好多后续的上攻行情,更是付出了不菲的手续费,虽然事后也有两倍的收益,但总体而言可谓事倍功半。

市场上有多种赚钱方式,从财富积累的角度来说,索罗斯赚到的财富也很惊人:从400万美元起家,到至今已超过百亿美元,一夜间拿走了泰国人1/5的财富;打败了英格兰银行;掀起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他算是做对冲基金、做投机里面最厉害的了,但是跟巴菲特的距离还是很大。索罗斯一度很辉煌,被大家奉若神明,因为他理解了人性,知道人从恐惧到贪婪再到恐惧,每隔几年就是一个循环。这就是对价格的把握。价格往上涨,涨到不合理,是怎么发生发展的,他对这个过程有很透彻的认识。可即便如此,每隔几年他就有元气大伤的时候。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索罗斯成功阻击英镑,可是同样的方法在东南亚就以失败告终。所以“无论在世界哪个国家的市场,鲜有靠频繁买进卖出而长期获利的人”,以投机的方法是很难持续几十年复利成长的。

而巴菲特却不同。仅以巴菲特旗下的巴克夏公司来说,在1973年-1974年的经济衰退期间,它的股票价格从每股90美元跌至每股40美元。在1987年的股灾中,股票价格从每股大约4000美元跌至3000美元。在1990年-1991年的海湾战争期间,它再次遭到重创,股票价格从每股8900美元急剧跌至5500美元。在1998年-2000年期间,巴克夏公司宣布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GeneralRe)之后,它的股价也从1998年中期的每股大约80000美元跌至2000年初的40800美元。可以想见,在这些时候,巴菲特在股票投资方面所受的沉重打击和巨大精神压力。如果按照“波段操作原则”,巴菲特应该不知道止损离场多少次了,但如果真是那样我们也不会看到今天的“股神”。

对于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来说,虽然在基金契约里都标榜自己奉行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但正如本讲开始部分叙述的那样,基金经理们大多偏爱积极的投资操作,从基金定期公布的季报中也能发现,基金的股票周转率有时远远超过散户。不过也有一种基金能够真正执行长期投资,那就是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目前市场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上证50ETF和深证100ETF指数基金。其实,牛市里指数基金有望成为最终赢家。2006年以来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整体表现弱于指数基金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既然目前基金业的现状如此,那么按照我们总结出来的市场规律,牛市也即单边市里应该选择操作频率小的指数型基金;震荡市里才选择股票型基金。如果你还心存怀疑的话我们不妨来看看相关的数据资料。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