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基金及其分类(11)

中国基金业已经度过了最初的阶段,目前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和理性。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自上市之初,市场赋予其"投机"的本性。例如1998年3月27日,新成立的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和国泰基金管理公司分别发起设立了总规模为20亿元人民币的“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其首日的开盘价分别为元和元,在发行后一个多月里,这两只基金价格快速上涨,同时市场成交始终表现为高换手状态,以基金开元为例,该基金在上市后的一个月内,市价最高上攀至元的高位,与上市首日的开盘价相比涨幅为,其换手率高达270%。基金品种上市之初的市场投机特征相当明显,此后随着基金享受新股配售等利好因素的兑现,基金板块的走势复归平静,但对多数参与基金炒作的投资者而言,过山车式的基金价格走势造就了数以十万计的市场套牢族,在此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市场中竟出现了谈"基金"色变的恐怖现象。这些中国基金业的探路先锋面对着不太成熟的市场和不太成熟的投资者,不可避免地会带上那个初级阶段深深的烙印。

2000年10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2001年9月,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诞生,标志着我国基金业实现了从封闭式基金到开放式基金的跨越,进入了开放式基金的发展阶段。之所以称为全新阶段,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发展呈现了一下几个显著特点:

其一,基金品种日益丰富,在中国市场投资者基本可以找到国际上的主要基金品种。2002年8月南方基金管理公司推出了我国第一只以债券投资为主的南方抱怨债券基金,2003年3月,招商基金管理公司推出了我国第一只系列基。2003年5月,南方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了国内第一只上市型开放式基金(LOF)——南方基金配置基金。2004年底,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推出了国内首支ETF——华夏上证50ETF。每个新品种面试之后,各个基金公司都陆续创新,开发出类似的产品,给投资者丰富的投资选择。

其二是基金公司发展迅猛。1998年之后,由各级机构批准设立的投资基金开始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截至2007年,我国共有58家基金公司,一共338支基金从1998年至2007年基金公司逐年增加的统计数据如下:

表:我国基金公司数量统计

指标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基金公司(家) 新增 6 4 0 5 6 12 12 8 5 0 累计 6 10 10 15 21 33 45 53 58 58 从2002年到2006年增设的基金管理公司中,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市场地位逐渐增加,无论从公司数量、基金产品数量还是基金资产规模方面均超过1/4。合资基金公司带来了国际投资理念、风险控制技术和营销体系等,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国内基金业的快速发展。

其三,封闭式基金发展速度放缓,开放式基金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至1999年4月底我国封闭式基金首次出现折价交易后,封闭式基金高折价已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 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的折价,是指基金价格低于其净值的情况,通俗的理解就是原本应该值2块钱的东西市场价格却总是低于2块钱。理论界对“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存在着多种解释,下面我们从投资者的投机行为角度来分析:1998年以前,市场上交易的都是老基金,在投资者眼里,他们和股票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将基金当作股票来炒的情况很普通,投机气氛很浓。1998年基金作为一种新的投资品种发行时,投资者普遍对它缺乏了解,在二级市场,许多投资者似乎承接以前老基金炒作的思路,将新基金和股票混为一谈,也把新基金当成股票,价格远远背离净值。把封闭型基金当成股票来炒的投资者喜欢在二级市场上博取价差收益,对分红不在意(这可能与我国上市公司分红比例低有关)。而且,基金分红比例相对股票而言虽然很高,但分红后价格的除权是将分红金额直接从价格中扣除,对基金价格的影响很大。对于投资者而言,假如价格不涨,基金分红的高低并不会给投资者带来收益。此外,相对于股票而言,封闭式基金每周公布业绩,是很透明的,而且缺乏题材,流通盘又非常大,靠“炒作”获取价差收益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投资者对基金的兴趣不大,相对需求不足,造成基金价格不活跃。因此,基金市场的投资理念(这种理念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市场对基金投资者缺乏培训引导有关)和由此而产生的供求关系,就成为基金折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