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走街串巷

丁村在建寨墙之前就已有部分住宅,这些住宅之间的道路构成了最初的街巷。从东门直到西头的三义庙前有一条主街,丁村现存的明清时期的住宅大都分布在这条主街的两侧,青砖大瓦高楼大院,石块铺地,格外气派。显然,这是一条早期形成的街道。与主街平行还有一条东西向街道,在主街与北寨墙之间,在这一带主要居住着丁村的其他杂姓,由于经济条件差,街巷较窄,屋宇低矮,又是土路,它不被人重视,连个名字都没有。

村中南北方向也各形成几条小巷,与主街相交,成为丁字路口。一条靠近东门约60米处,在主街北侧,一直通向北门,称为北门巷。由于北门为村子的正门,北门巷与主街交会的丁字路口就显得十分重要。寨墙建成后,正对北门巷南口,在主街南侧建起一座观音阁,在丁字街口的东、西、北三条路口各建起一座石牌楼,可惜这三座牌楼已毁。本来这是条丁字路口,但观音阁东侧有一条小路绕过观音阁可到一家小院,所以这里被人们叫成了十字街。《丁氏宗谱》中也称此处为十字街:“除南头数家,十字街、东窑顶上数家,余皆一脉相传,并无别支。”十字街的名字传至今日。

在主街的西头,距三义庙约50米处是第二条垂直主街的巷子,在主街之南,直通南寨门,称为南门巷。正对南门巷巷口北街是一座菩萨庙。在主街两侧,还有一些宅院之间的小巷,也都大体为南北向。

寨墙建好后,为寨墙的管理、修护及夜巡打更方便,在寨墙内侧留出一圈环城道,它与村中各巷子连通,构成了四通八达、十分便利的街巷网。但丁村的住宅都是内院形的,走在街巷里,两边高墙陡立,压抑而沉闷。

丁村的主要街巷都用石块墁地,中间低两边高,形成浅沟,为方便车马行走,主要街巷通常宽2.5~3.5米。大户较多的小巷内也铺上石路,经济实力差的,只好是土地面。村西北角居住的多是一些小姓,经济实力较差,直到今天这里的巷子都是土路,雨天泥泞难行。

平时丁村人吃水,主要靠村中的六口水井,它均匀地分布在村中,十分便利。晋南雨水多集中在每年的七八月间,大雨猛且多,常造成短时间河流暴涨,村落街巷成河。丁村的地势由于东高西低,东门口与西端三义庙地平相差四五米,北门口又高于南门口一两米多,为此街巷基本形成了排水沟;为了让雨水排泄顺畅,又不伤街巷房舍,西南方寨墙有预留的排水口,同时又在村里挖了两个涝池,涝池蓄集的是天上的雨水,故又称为“天池”。

日常洗涮及牲畜饮水主要靠村中的两大天池。东边的天池位于北门巷丁字街的路南,观音阁西侧,南北长20米,东西宽15米,约有2~3米深。西边的在南门巷丁字路口的北侧,东靠菩萨庙,规模与东头天池相近。有了天池,村落仿佛有了灵气。清乾隆《丁氏宗谱》残页载:“村中有两天池,俱座落中院,东头一,西头一。天降时雨,聚水于内,饮牛马、濯污衣,以及建房取水、童子沐浴,大有裨益。”丁村人说,天池还能起到防御火灾的作用,自建村至今从未有房舍失火,就因有这两个天池的保佑。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南院的丁庭柱、丁庭桪两兄弟在外经商发了财,见老父亲丁溪贤身体不佳,就想为老人家建一座颐养天年的别院。那时东边的天池还是土岸,里面种了些莲藕,时值夏季,池中绿叶红花十分典雅。丁氏两兄弟见到这幅景致,便当即决定在天池南岸买地建房,特意在后楼的二层,朝天池造了一间出挑的阳台,作为老人休闲时观景赏荷之所。这阳台打破了住宅封闭内向的风格,花窗栏杆轻巧空透,向外展示,彩饰雕花在青砖灰瓦中格外靓丽。它们与天池映衬,非常秀美,于是村人称它为“观景楼”。以后两兄弟又出资将天池土岸改造成石岸,整齐的石条石阶可逐级下到水面,更加便利了妇女们在这里洗衣和小孩子洗澡玩耍。

观景楼与天池、观音阁、石牌楼等建筑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村中最重要、最开放、景观最丰富的公共开放空间,村民们为有这样的村中花园感到骄傲。农村的生活是十分单调乏味的,人们茶余饭后总喜欢聚到这里,见见面,聊聊天,互通商业信息,了解南北货物行情,也说些家长里短的事。时间一久,十字街自然而然地成为丁村集娱乐、休闲、日常生活为一体的公共活动中心,它使原本高墙深巷、一水儿青墙灰瓦的单调沉闷的村落有了生气与活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