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村坐落在汾河东岸一块突起的台地上,距河岸仅有1公里左右,站在村中的高处,看汾河自北而来,向西形成一个湾,再向南而去,对这块高地恰好形成了北、西、南三面环抱之势,风水术上称为“腰带水”。
黄土塬和黄土台是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常见的地形,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塬面或台面大体平坦,而周边是像刀削般的断崖,只是黄土塬的面积要大于黄土台。丁村周边常见的是这两种地形。
汾河的西岸,村落对面,就是突起于河岸五六十米高的黄土台地,沿汾河十几公里,十分陡峭,而且紧逼河岸,仅余十几米宽,使得沿汾河逶迤而行的古道只能在东岸。隔河相望,黄土台地犹如一堵高墙,这道高冈称为“巴山岭”。巴山岭上是平展的塬面,它东西宽约20公里,南北沿汾河西岸展开,包括襄陵、太平,一直延伸到稷山、河津,长近百公里。从巴山岭再向西是吕梁山的支脉姑射山、九原山。姑射山主峰海拔1688米,九原山主峰海拔1200米,巴山岭是护卫太平县西侧的天然屏障,当时的太平县城就建在巴山岭的塬面上。
丁村的东面约10公里,是山西中部南北走向的太岳山脉的支脉崇山,它的平均海拔1200~1300米,主峰海拔为1490米。由于主峰山体陡立,如破土而出的芦笋,人们称之为芦顶山。崇山上曾有一座古塔,因而又称塔儿山。这座山峰对丁村来说自然又是一道天然屏障。塔儿山起伏不大,从山脊到汾河东岸,地势逐渐降低,紧靠山根沟壑较多,地形破碎,以后地势便以层层跌落降低的台地形式出现。台地渐渐平坦开阔,一层层延伸到汾河边,丁村就建在紧靠汾河东岸的一块向前凸伸的台地上。由于地势低,在距丁村东仅3公里的古驿道上根本无法看到村落,十分隐秘。
丁村的南面是一道高于丁村台地的土冈,它虽然不很高,却对村落起了维护作用。村子北面是一片十分开阔平展的土地,延伸有五六公里,是丁村主要的农耕地带。
山环水绕使丁村的自然防御环境很好,更好的是它的农业环境,因为它离汾河最近,有大片肥沃的滩地,农业在很长时期是这里居民的主业。历史上汾河水量很大,不但可行船,还盛产水产品。据丁村村民讲,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汾河边垂钓,一天还可收获二十来斤鱼,如果是夏季洪水季节,水中泥沙把大鱼呛起,一天可捕几十斤鱼。有粮有鱼,丁村人的餐桌当然是十分丰盛了。
汾河沿岸虽富,但最怕水患。北方河流的最大特点是汛期水量要大于平时几十倍,而特大洪水一般几十年才来一次。旧时的太平县汾河滩是全县地势最低处,平均海拔仅有420多米,洪水一来,全县的雨水都汇流到汾河,所以,河边根本不敢建村落。清光绪《太平县志》载:“顺治五年(1648年),去秋七月大雷雨,汾水涨溢两岸,树梢皆没。”丁村虽紧靠汾河岸,却建于高地之上,再大的水顶多是淹了河滩上的农田,村里的房子安然无恙。至于被淹了的滩地,在丰水期到来前冬小麦早已收获完,平展展地晾在那里正等着洪水来淹,洪水越大泥沙越多,淤泥肥沃,秋季播种就不用施肥了。靠河道稍远一点的滩地,只要有一些简单的水利设施就可开辟水田种上水稻,周围的山冈则因地制宜种上各种果树,如枣树、柿子等。太平县的大枣儿因肉厚、核小,民国以前一直是呈献皇宫的贡品。丁村一带不但富饶,更有极好的田园美景。
汾河对丁村之利不只是农业。明清以前的汾河还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不仅渡人还要运货。汾水是山西境内最长的一条河,它发源于宁武的管涔山,长达700多公里,但汾河中上游由于水量不稳,河底岩石较多,不能整体通航,只能少部分水域行船,下游支流汇入较多,从灵石至河津一段水势较大,水量也较稳定,河上可行船放排,但河底常有巨石阻船,因此汾河上小型轻载货船较多。其他如木材,从山上先将一根根木料从支流漂下,到汾河再扎成木排,运送到下游市场,明清时期丁村建房的木材就是从灵石直接经汾河运到的。太平县的太平商帮运货到陕西,较重的物资从古驿路用马匹驮运到潼关过风陵渡,进入渭河,其他轻型货物则走水路,沿汾河直到河津换船再到潼关过风陵渡,也可以过河津渡后,再走陆路到达西安。丁村商人正是由于水运的便利才在“行商”中捷足先登,他们经营的货品多以杂货、药材为主,也经营少量粮食、油、皮毛等,这正便于水陆联运和装卸的需要。
汾河水运对丁村人而言,既是便利又是风景,它为丁村的周边环境平添了许多意境。“太平八景”中就有“汾水烟波”,而众多文人墨客还为清丽如诗画般的“汾河帆影”留下了吟咏的诗句。明邑令罗潮在诗中写道:
胜概环中土,横汾据上流。
波光拖练白,帆影接天浮。
凫雁沙边浴,鱼龙镜里游。
风平浪复静,闲杀济川舟。
更为难得的是,丁村西临汾河水道,东临太原通往河南的古驿,却闹中取静,仿佛是一处超脱于世外的桃花源。从丁村到“巴山岭”自古不通车马,要上到塬面,首先要渡汾河,然后攀上十分峻峭的断坎削壁。要携货物或挑担只能绕道史村(现襄汾县城),到地段平缓处才可上到塬面。
要论水路,丁村南北20里虽有十几处小码头,但都是河东的村庄为自己往来河西的太平县城而设置的小船摆渡,所谓“济川舟”。只有距丁村北7公里的史村有一处公共摆渡,有渡口。此外没有通往大路的重要码头,汾河上行船不在附近靠岸。
丁村正东5公里的阎店村,是从太原通向河南古驿道中的重要一站。明代就设有驿铺、邮铺、汛铺,并各有炮三尊、赊甲一副、马十几匹、兵丁十来人,丁村的商人们就是从这条路走出去经商做生意的。
古代的驿道往来十分繁忙,有各种马帮、骆驼帮、马车、邮车、官军等。古道多为土路,时间一长,车辗,牲口踩踏,加上雨水冲刷,道路就越来越低,渐渐成为一条弯曲绵长的道沟,北方有一句谚语:“千年的路变成了沟”,指的就是这种现象。尽管丁村与阎店相距不远,但在这条古驿道中行走的人,却无法看到四周塬面上的村子,更何况丁村。
明末和清末山西的兵匪很多,但都未祸及丁村。明代末年,李自成农民军王嘉胤部就驻扎在侯马、阳城,他们来往于阳城、沁水、襄陵、太平,作战频繁。清光绪八年(1882年)《太平县志》中载明代知府疏文:“流寇披猖日甚,臣邑罹祸独苦,谨以目前危迫之状及地方残害之形,仰恳圣明及廷臣早定剿寇长策,以求无辜黎事。臣邑山西太平今岁三月被流寇数百余人突入乡村,横恣抢掠。……西北诸乡,如古城镇、尉村、膏腹、中黄、西安、西姚、盘道数十余庄,庐舍俱烬,尸骨横铺……”即使在这样惨烈的情况下,丁村仍一直安然无恙。
为避免李自成义军的不断侵扰,太平县令向全县村寨发布了《告急自建城堡通令》,清《太平县志》记云:“明季寇警,知县魏公韩劝百姓筑堡自卫,于是各村落有堡者十之七八矣。有备无患,岂不赖食有司哉。”丁村周围的敬村、柴村、史村等此时都建起寨墙,整个晋南和晋东南各县,如侯马、沁水、阳城等地村落也纷纷建起高大的城堡。
迫于情况紧急,丁村也筹措钱款修起寨墙,清光绪《太平县志》载“丁村于明崇祯戊辰(1628年)至癸未(1643年)年建堡”,但寨墙只建起四分之三。其一,因村东南部为敬村的田地,不好将其圈进丁村寨墙内;其二,东南部地势正处于台地上下的高坎之处,上下坎陡立,高达五六米,具有一定的防御性能,因此东南角始终没有围建起寨墙。到清代,待战争过去,寨墙的修砌也就没人再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