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鱼来讲,大海既是温暖的家,又是生存的港湾,却充满风险。在它们成为渔民的猎物,成为人类美餐之前,风险就从未消失过。只不过有些风险是难免的,有些风险是可以避免的,还有些风险是本来就不应该发生的。想一想,即使成功逃逸的鱼们也有可能进入别人的渔网或与鲨鱼不期而遇,就让人倍感生命之沧桑,人生之险恶。难道人生不也这样吗?难道企业不也如此吗?
管理学家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书中说:“管理好的企业,总是单调无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情。那是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风险危机早已被预见,早已将它们转化为例行作业了。”
生理学家说,每周保持适当的高速心跳有益于长寿,平常时间还是要平静如初。企业如人,需要让企业像人一样心跳加速达到120次/秒,却不可跌入持续超速、跌宕起伏和扣人心弦的心跳陷阱。很多企业都是因为忽视风险让企业在不停的超速心跳中死亡。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不是风险的厚爱,而是从未放松过对风险的重视。因为他们知道忽视风险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风险在规则之内,在策略之间,在环境之中,在选择之时。总之,风险无所不在。
一、风险在规则之内
《聊斋志异》中有个故事,讲的是当年葡萄牙人慕名来到中国,想和中国开展贸易,但被中国边将拦于海岸。他们倍显诚意地说,只做贸易,只要允许他们上岸,并且提供一块地毯大小的地方就可以了。中国边将同意了。葡萄牙人“信守诺言”,在岸上铺了一块地毯,只不过,这块地毯像施了魔法,一路卷开,越铺越长,而船上的人鱼贯而上,逐级向前推进。不一会,地毯上就蜂拥了几百号人,而且各怀利刃冲向中国守将……真有点像“穷图匕现”的翻版,却远远高明于献图之人。
欧美人善于制定规则,但往往暗藏杀机。这也是为什么“一流企业定规则,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造产品”的根本原因。
2005年6月2日,某报纸刊登了一张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挥手擦汗的照片,这是他来华试图通过谈判解决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纺织品问题,在回答清华大学20多名学子的尖锐提问时的真实写照。当有人提及,在WTO面前美国为什么另搞一套时,他说:“就有关WTO规则方面,我们美国有自己的理解,中国也有自己的理解,但我们认为中国的理解是有问题的。”可是真正的问题是“美国部长所说的问题”本身就存在问题。
这个问题本质上就是WTO中的规则风险。中美的谈判更富讽刺意味,但却很真实。虽然违反原则,却是在规则内行事。中国加入WTO,就主体而言应该满足市场经济国家身份,欧美却将年份置后,在中国的名称之后加上了括号:给予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待遇。随之而来的便是“配额、242条款”。现代企业竞争已经不只是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间的竞争,乃至国家间的竞争。与此同时,风险也早已超出企业,跳过了国门。
二、风险在策略之间
当你决定徒步围绕地球行走一圈,会引来无数人赞赏与钦佩的眼光。但是,当你把这个计划实现的时间规定在30天内完成,状态就变成了幻想,大智成了大愚,因为你犯了错误决策的风险。
企业盲目扩张,追大求快,导致经营风险,是不顾资源条件,没有长期目标的短期行为。设定宏伟的目标无可厚非,关键是要为实现目标设定恰当的发展速度。
如同汽车,速度太快,超过极限就会翻车,企业会遭遇重大灾难和危机;速度太慢,只有被淘汰的机会,企业难免一输,这就是典型的速度风险。很多企业失败源于企业发展速度脱离企业自身体力(资源与能力),透支消耗,伤及身体。
企业经营就像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将用于百米冲刺的速度强加于马拉松的策略与任务,将会是马拉松运动项目教练的奇耻大辱。因为这种策略不仅夺不了冠军,还会要了运动员的命。马拉松比赛比的就是耐力、实力、速度以及对节奏的把握能力。逢弯道则慢,冲刺时则快,一张一弛,或领或跟,时紧时慢,和谐共进,整个节奏宛如一曲舒畅的钢琴曲,时而激昂,时而沉寂。企业的竞争是资源与能力的全方位竞争,这种竞争的残酷性在速度上体现充分。对于一个正在行进的企业,除了要具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还必须至少在五个方面采取相应的速度,正确决策才能避免风险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