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关于国旗的意义的宣传大体是这样说的:四颗小星从上到下分别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四大阶级”。……工人、农民、资本家我都见过。什么是小资产阶级?还是在小学时读巴金先生的《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时留下的印象。在这个“三部曲”中,有三个女青年知识分子,被称为“三个小资产阶级的女性”(对比郭沫若的《三个叛逆的女性》)。我想,书中那些“小资产阶级”,衣食住行那么排场,还能上大学;他们是小资产阶级,我至多也就是“半小资产阶级”。当时填入团申请书时,就是这么个认识水平。
后来,关于国旗图案的含义,似乎不再谈“四大阶级”了;再后来,小资产阶级好像又被并入资产阶级,不再是独立的阶级了,而小资产阶级思想(也是资产阶级思想)一直是要不得的东西,是思想改造的重要内容。五十年代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过后,就曾有所传闻:北京文艺界人士月夜中泛舟北海,郑公振铎叹曰,“月色这样美,诸公如此良夜何?”几位有身份者竟面若冰霜,警惕地沉默着,弄得郑振铎很尴尬,暗自埋怨自己不该为月色所诱,露出了小资产阶级的尾巴。彼一时此一时也,郑振铎不是朱自清,一篇新的《荷塘月色》,只好胎死腹中。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这篇著名社论中说:
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这里,我们看到革命领袖对两位知识分子的极其隆重的表彰。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朱自清先生在写《背影》和《荷塘月色》的时候,在他“站起来了”之前,是属于“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也即属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话分两头。由于毛主席在同一文章中把闻一多和朱自清这两位清华学人同时进行表彰,在清华校园中也就出现了把这两位名人在同一地点立亭立像纪念,出现了朱自清先生的雕像不在此荷塘而在彼荷塘的情况。
清华大学行政办公机构的所在地,叫做清华园。清乾隆时,这个地方叫熙春园,是“圆明园五园”之一。道光初年,它已独立于圆明园之外,并被一分为二,东北部分称熙春园,由道光皇帝赐五子为园居,西南部分称近春园,赐四子奕。这奕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他把清华园院落最北的一个厅堂,厅堂外面的平台,以至平台北面的小荷塘一带,就叫做“水木清华”。一九二四年,辜鸿铭、徐志摩、林徽因等曾在这里接待过泰戈尔。
抗日战争胜利后,清华同人在小荷塘北面小山上建了闻亭,纪念闻一多先生。
一九七八年,小荷塘东岸的一个旧方亭被命名为自清亭,纪念朱自清八十周年诞辰和三十周年忌辰。
一九八六年,在自清亭以东树立了闻一多的雕像。
一九八七年,在自清亭以西、小荷塘北岸树立了朱自清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