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爱情

亲爱的Z先生:

之前有一个医学系的高材生告诉我,从医学的角度上来说,爱情这种东西其实是激素在起作用。

掌管爱情的,是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而决定你是否想结婚的,则是另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

也就是说,当你大脑内的这两种激素开始分泌,并且浓度越来越高时,你很可能就会爱昏头,上错床,甚至会稀里糊涂地把大颗钻戒戴到别人的手指上。

这样一来,原本被无数风花雪月的作家,花了几千年时间去歌颂咏唱的爱情,瞬间就失去了浪漫的气息,变得一点都不神秘,一点都不美好,一点都不让人为之痴迷沉沦了。

有些事情,说太明白,就不美了。

科学是一切美好事物的粉碎机,人类越进步,世界就越无聊。

所以2012年的灾难,大概是上帝看不惯人类竟然把自己搞得如此乏味,而发的一场大脾气吧?

可是呢,我倒并不反感将爱情原理解释得太清楚的做法。

急病得投医,下药需对症。在搞清我为什么会对一些人产生莫名好感的原因之后,我至少能做到,当人家冷口冷面地将我甩开时,赶紧想办法遏制多巴胺的分泌,让自己不要陷入沉闷的悲伤。

查询google的结果告诉我,氯丙嗪、奋乃静、三氯拉嗪都具有可以抑制多巴胺的功能。

但是它们的共同副作用,就是毒性很大。

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

为爱轻生、殉情、舍命的自古以来比比皆是,冒着中毒的危险来割断情伤,这个交易很公平。

只不过啊,我并不觉得这应当成为我的治疗处方——

倘若逼我不再爱你,我大概得服用氯丙嗪过量直到死亡。

连续三天都只睡四小时的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