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舜①其大知②也与③!舜好问而好察迩言④,隐恶而扬善⑤,执其两端⑥,用其中⑦于民。其斯以为舜乎⑧!”
【注释】
① 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首领,姓姚,有虞氏,名重华,史书上常常称之为虞舜。
② 大知:恰当、准确的知。这里的“大知”,不同于上文中“知者过之”的知。
③ 也与:语气词连用,表示感叹。
④ 迩言:浅近的话。迩,近。
⑤ 隐恶而扬善:包容、隐藏恶行,表扬、称赞善行。隐:隐藏、不宣传。
⑥ 执其两端:把握事物的两个极端。两端:过与不及。
⑦ 中:中和、合适。
⑧ 其斯以为舜乎: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其,语气词,表示推测。斯,这。“舜”字的本义是仁义盛明,所以孔子有此感叹。
【译文】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虚心向人请教,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听到不合理的恶言坏行便隐藏起来,听到合理的善言善行便大力宣扬。对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极端,他都能了解、掌握,并能采纳适中的方法应用到百姓身上。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原因吧!”
【品评】
上一章感叹“道之不行”,这一章就举例说明什么是真正的知——“大知”。
朱熹认为:“舜之所以为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诸人也。迩言者,浅近之言,犹必察焉,其无遗善可知。然于其言之未善者则隐而不宣,其善者则播而不匿,其广大光明又如此,则人孰不乐告以善哉。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小大厚薄之类,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则其择之审而行之至矣。然非在我之权度精切不差,何以与此。此知之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
众所周知,早已实践了儒家“时中”精神、原则的舜,正是源于“知道”,并在此基础上奉行中庸之道而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圣人。所以孔子赞叹“舜其大知也与”!因此,舜的“大知”,不同于前面提到的知者、贤者“过之”的“知”。舜是如何“知道”的呢?方法非常简单!“喜欢虚心向人请教,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就是这么简单的方法,舜从切近处入手,掌握了中庸之道!可见“道不离人”,中庸之道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日月星辰,实际上就存在于人伦日用之间。如果用心体会,谁都可以体会得到。
而且,舜明白了天道或中庸之道以后,他更能够运用到人伦日用之间,即隐恶扬善,执两用中。他可以把听到的不合理的恶言坏行隐藏起来,把听到的合理的善言善行大力宣扬。这样做,既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又是杰出的领导艺术。要真正做到,当然得有大智慧。因为要做到执两用中,不仅要有对于中庸之道的自觉意识,要有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识见,而且还要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隐恶扬善。对于一般人来说,不隐你的善扬你的恶就算是谢天谢地了,岂敢奢望他隐你的恶而扬你的善!所以,舜有大智,也有大仁,正因为如此,舜才成了伟大的圣王,才成了万世的楷模!这才是儒家心中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