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学之道(7)

当然,“诚意”的真实性,并不是历史上许多儒家人物完全认可的。他们一般认为“诚”就是“至诚”的意思,“至诚”,也就是“真实无妄”,则是一个十分正面的价值判断。孔颖达就说:“若能诚实其意,则心不倾斜也。”朱熹也说:“诚,实也。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也。”在他们看来,意念的真实无妄,可以保证在行为处事的过程中不为物欲私情所障蔽、牵引,进而可以保证心灵归于主宰之正位(正心)。其实,意念的真实无妄,在有些人那里可以保证不为私情物欲所羁绊,但在大多数人那里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因为追求私情物欲毕竟也是大多数人真实无妄的意念。

因此,要保证“诚意”尽可能符合天道至公至诚、无偏无私的特征,就需要使自己真实无妄的意念道德化、善化。但为什么要道德化、善化?其根源何在?那就要体会天道、认识规律,也就是“致知”。所以经文说“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知,来自于对外在事物的认识。但对于外在天道的体会,不是从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中得出来的,而是源自于对许多事物的认识,这就需要尽可能多地认识外在事物的属性与发展规律,从中概括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天道”。这个过程是一个实践、学习的过程,所以经文接着说“致知在格物”。对于“格物致知”,前人的解释多种多样。汉代郑玄训“格”为“来”;朱熹认为“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王阳明也说:“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并说:“致知云者,致吾心之良知焉耳。”张居正说:“理之散见寓于物,若要推及其知,在于穷究事物之理,直到至极之处,然后所知无有不尽。”但是,这些关于“格物致知”的解释,总感觉不如“实践出真知”来得直接。清代陈沣在《东塾读书记》中指出:“格物但当训为至事,至事者,犹言亲历其事也。天下之大,古今之远,不能亲历,读书则无异亲历也。故格物者,兼读书阅历言之也。致知者,犹言增长知识也。”我们觉得,陈沣的解释浅显易懂,尤其切中要害。其实朱熹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格物致知,所以求知善之所在;自意诚以至于平天下,所以求得夫至善而止之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格物、致知两个条目所讲的,应该是道德生活的依据,而其他的六个条目则是如何达到至善的步骤而已。

总之,至善是修身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从《大学》中可以看出儒家想要追求一种至高境界,即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外王之道历来被视为儒家哲学与文化的基本精神。《礼记?学记》说:“是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可见大学之道就是统治者的治国之道,也就是朱熹所说的大人之学。

【原文】

物格①而后知至②,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③。

【注释】

① 物格:这里的“格”是被动用法,强调实践、学习的具体过程。

② 知至:只是充满于内心,无所不知。

③ 天下平:“平”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意思,而是和而不同,强调道德的至上作用。

【译文】

经过精详的推究万事万物的规律之后,就能最大限度的获取各种正确的认识;只有最大限度的获得各种有益的知识,然后自己的意念才会诚实无妄;只有自己的意念诚实无妄了,然后自己的心地才会端正;只有自己的心地端正了,然后自己的道德修养才会达到理想的状态;只有自己的道德修养好了,然后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才能调顺和睦;只有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调顺好了,然后才会教化他人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只有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了,才会使其他国家纷纷效仿,从而在全天下建立道德至上的太平盛世。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