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由于得到乾隆的宠爱,和珅家族成员就得以羽翼丰满。在整个和氏族中,和琳与和珅的关系较为特殊,二人之间既是政治同党关系,同时又存在着相当深厚的骨肉情谊。
在咸安宫官学和珅、和琳兄弟二人一起度过了他们的求学时光。其时,满清已入关多年,八旗子弟已成为统治势力中的核心力量,因此,官学的学员备受重视。在官学学员中,非名门显贵之后,便是达官子弟,像和珅、和琳两兄弟这种“穷”人很少。正如《啸亭杂录》中记载:“雍正中,设入八旗官学,凡三品。设有咸安宫官学在西华门内,择入八旗子弟之尤俊秀者,充补学弟子……其教习皆用进士,或参用举人,非旧制也。其次曰景山官学,在景山内,皆内务府子弟补充。”
而此时的八旗子弟过着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生活。在官学中攻读的生员,由于大多数有权有势,所以平日里就知道游手好闲。因此在官学的学习过程中,和氏兄弟因为家贫常常受到纨绔子弟的欺负,他们也学会了守望相助,在共同学习中更增进了兄弟感情。由于二人潜心苦读,同学都讥两人为“书蠹”。但官学的老师却非常欣赏这对刻苦的兄弟,和珅也对这些老师心存感激,后来他飞黄腾达之后,还有意提拔这些老师,其中包括吴省兰及其兄弟吴省钦。
虽然环境如此恶劣,可和氏兄弟并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与其他人同流合污。他们依旧刻苦好学。经过咸安宫官学的厚积薄发,机会终于来了,和珅首先被吏部录用,正式踏上了仕途,和琳也以满洲文生员笔帖式开始了自己的官宦生涯。后来因为两兄弟在同一部门任职不合祖法,弟弟和琳主动要求调动,前往工部续任笔帖式,由于政绩卓著,累迁郎中、巡漕御史等职。
此时,和珅已是乾隆身边的第一红人了,和琳在哥哥的帮助下更加如鱼得水。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五月,受乾隆派遣,和琳随军机大臣阿桂赴浙江查询杭州织造盛住贪污案。盛住乃乾隆小舅子,在进京朝见皇上时携带大量贵重财物,被御史发现,向乾隆参了一本。乾隆有心想包庇盛住,可又不能做得太过火。于是和珅抓住机会,启奏派和琳一同去处理。果然,由于和琳办事妥帖,不久就升为湖广御史,仍兼管巡视山东漕运与造漕船诸事。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湖北按察使李天培假公济私,用官船运送私人木料给福康安,此事本来是小事一件,但和珅想抓住这次机会来打击政敌福康安,于是他授意和琳向乾隆弹劾李天培。最后,通过和珅的巧妙安排,和琳在这桩案子中显示出卓越的办事才能,使乾隆对和琳增加了好感,就这样,在兄长和珅帮助下,和琳的仕途一路飞升起来。
和琳在依靠兄长帮助的同时,他还是保持自己独立的处世方式,对此,哥哥和珅也表示赞同,这样就使他在与大臣同僚们相处中更加游刃有余。比如,和琳与福康安的关系,虽然和琳可以说是踩着福康安的肩膀上去的,而且福康安又一直是和珅的死对头,可是和琳却有办法化解福康安的怨闷,并在与其共事中,彼此配合,甚至好到了称兄道弟的程度。与其他官员共事时,和琳也显露出与兄长完全不同的处事方式。同僚均感和琳乃性情中人。其实,和琳并不是有意与兄长做对,在任何时候,他们的心意都是一致的。和珅采取威胁的高压手段而和琳则委婉待人,以安抚为主,这样一来,两兄弟一个演红脸,一个演白脸,一唱一和,共同把持着朝政大权。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二月,和琳被擢升为内阁学士。同年十一月,又兼工部左侍郎。乾隆五十七年正月,和琳又任正蓝旗汉军副都统。在这一年二月,廓尔喀兵进犯西藏,和琳以汉军副都统的身份,被派往西藏,与大将军福康安共同抗敌。在西藏的几年里,和琳战功赫赫,赢得了乾隆对他的信赖,为了彰显和琳的功绩,乾隆先后授予他镶白旗汉军都统、工部尚书,并授予云骑尉世职。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乾隆颁发谕旨,表彰和琳处理西藏事务“已有端绪,仍宜趁此斟酌尽善,永远可遵”。第二年七月,又任和琳为四川总督。在乾隆六十年二月,贵州、湖南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苗民起义,此时,和琳正从西藏凯旋而归,在路过邛州时,得知义军已经攻打到秀山,和琳马上投身战场,击败义军。后又与福康安合作,一连攻下起义军七十余寨子,在镇压苗民起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随后,和琳又身先士卒,率兵攻打了岩碧山,生擒义军首领吴半生。乾隆大喜,赏和琳双眼花翎,任命其为“参赞军事”,并晋封一等宣勇伯,“赏上服貂褂”“赏黄带”。就这样,通过数场征战,和琳确立了自己在军中的地位。
嘉庆元年(1796年)五月,主帅福康安积劳成疾,在军中病逝。和琳认为这是自己掌握军权的绝佳机会,忙给哥哥修书一封,和珅自然心领神会,马上向太上皇乾隆启奏,让和琳暂代军务。乾隆本来就非常信赖和琳,所以想都没想就下了圣谕。有了和珅的撑腰和太上皇的支持,和琳作战愈加勇猛。同年六月,和琳挥师攻克乾州,俘虏义军领袖石三保,乾隆又赏之三眼翎。这样一来,和氏兄弟一将一相,一文一武,权倾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