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但司马徽称其可比扶持周800年的姜子牙和开汉400年的张良。姜子牙辅佐周文王,那是一流的相对一流的君,诸葛亮辅佐刘备,那是一流的相对二流的君,刘备之才连曹操都不如。
因此,姜子牙垂钓渭水,周文王为其拉车800步,刘备岂止3顾,或许800顾诸葛亮都不甘心。
2.诸葛亮当时很清楚,要辅佐刘备,其才能能否得以发挥,很大程度上在于刘备对其信任和依赖,所以他要摆出高姿态,让刘备深深地低下他高贵的头。第一印象很重要,这是诸葛亮给刘备的第一印象。
3.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不会珍惜。只有历尽千辛万苦得到的才会好好珍惜,诸葛亮就是让刘备好好珍惜他这个人才。
4.为什么是三顾,而不是4顾,5顾呢?因为诸葛亮预计刘备没有这样的耐心和智慧一定要得到他。俗话说:“再一、再二、不能再三”,三为人们普遍的心理底线,三次而求之不得,刘备恐怕真的放弃了,那时诸葛亮哭都来不及,只能一辈子叹息怀才不遇了。
“国”就如同一个大职场。公司众多、人才济济,竞争激烈。有职场得意者,有职场失意者。
诸葛亮可谓是成功求职的典范,他没有高学历、没有好背景、没有经验,但却成功地打入刘备集团的核心层。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几乎都会遇到求职找单位的问题。怎样才能从人才堆里脱颖而出,被用人单位接受,除了自己的能力之外,懂得自我包装展示的求职技巧也很重要,这里面大有学问。在这方面,孔明先生就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看三国”之小结:
从诸葛亮漂亮的求职经历,我们不免会得到一些启示。
试想,诸葛亮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刘氏小公司入股?其原因,绝不仅仅是所谓的“三顾茅庐”,而是经过周密调查、考察研究,确认刘备能成大器,确认给刘备打工可以放开手脚施展才干。
相比诸葛亮,现在大多求职者都是抱着普遍撒网的心态,然而,普遍撒网可能最后收起一张空网;有的放矢、重点捕鱼,也许更能钓到大鱼。
其次,找工作要懂得抓住机会,例如,若当时的刘备并不想找谋士,而只是想找个武将,那么诸葛亮去投靠他,一定不会像《三国演义》中那样得到最大的重视和重用。
因此,找工作要懂得抓住时机,“在一个需要你的地方、找到一个需要你的东家”,这才是成功求职、并且得到最大重视和重用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