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和谐富国战略(1)

三、和谐富国战略

承接着中国第二战略阶段的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着该阶段遗留下的新社会矛盾与难题,中国终于到了必须寻求一条新发展路径,确立一种新的理论体系,探索一个新的改革模式的时刻,这些客观要求与时代呼声,最终促使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顺应民意、遵循时代呼声,开始了新发展阶段的探索。这就是迄于2003年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总目标的中国第三战略阶段的开启。

称中国第三战略时代为“和谐富国时代”,主要基于中国社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的转换。中国第二战略阶段主要面临的是“经济落后”,即总量不足,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问题,所以,把社会的主要矛盾确认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其解决这一矛盾与问题的途径,则是通过经济体制(主要集中于“生产关系”方面)的改革,解决“生产力不足”的问题,而解决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问题则主要采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当年的主要问题“生产力不足”已得到初步缓解,甚至在相当程度上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现象,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的2004-2005年国家发改委与商务部等机构多次发出“产能过剩”的警告。如2005年据商务部统计,仅前5个月就有39种行业的900多种商品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至2006年钢铁、电解铝、汽车、合金、焦炭、电石、铜冶炼及水泥、电力、煤炭等基础能源等行业都出现即期与潜在的“产能过剩”现象。甚至有报道,中国目前约85%的商品已处于“供大于求”状况。

这一切都说明,随着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80年代初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不足”的问题已逐步缓解,开始让位于世纪之交的“需求不足”。可见,今天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尽管依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矛盾的两个方面,即“总供给与总需求”已发生了置换,原先的矛盾主要方面“生产不足”已被“需求不足”所取代。此问题虽然在9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萌芽甚至发生,但因中国当时采取的是“重商主义的外向型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庞大的“外需”掩盖了“内需不足”的矛盾,但“内需不足”毕竟是社会生产良性运行的致命“弊病”,长期存在则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因此,进入新世纪后,新一届中央领导就敏锐地意识到中国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开始转变发展思路,将中国经济社会变革与发展的视角直接投向引发和产生新问题和新矛盾方面:资源瓶颈、环境污染、分配差距、利益冲突等“自然生态与民生问题”。

第三战略面临三大问题

2003年至2008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的态势,但人们开始感觉到,自然灾害、民间冲突、社会危机等开始在中国大地日见增加。尤其是2008年,除了8月北京奥运会的盛况以及9月“神七”飞天给国人带来的欣喜与振奋,几乎全年都弥漫着悲情与愤懑。上半年多有“天灾”:南方雪灾、“5·12汶川大地震”等;下半年则多为“人祸”: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山西襄汾溃坝事件等。其间还夹杂着种种恶性事件的发生,如上海“7·1”杨佳袭警案、贵州翁安“6·28”打砸抢烧事件等等。矛盾频发、冲突不断。

概括地说,2003年至2008年间面临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现在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人与人的矛盾,而这两个矛盾又集中反映在如下方面:

一是经济安全问题。自科学发展观提出后,人们开始反省中国既有的发展路径,开始警觉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及中国的经济安全问题。它包括: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技术安全、金融安全、粮食安全以及资源安全等等。从能源看,中国自1993年就从石油出口国转为进口国,目前进口石油已接近中国石油消费的50%,并且仍有不断增长的趋势。此外,铁矿石、铜等重要矿产资源,可耕地面积,水资源等等都有趋向危险的态势。

生态环境的形势更不容乐观。水资源的枯竭与污染已导致中国“水荒”的出现!2004年《中国经营报》就刊登了题为“中国水荒报告:经济发展隐现缺水死穴”的文章,警示水对中国人的生存及经济发展的影响。文章借水利部人士的话说,因为缺水,中国每年工农业损失达3500亿元。同时,乱砍滥伐导致的森林面积的减少、空气污染也十分严重,水土流失、荒漠化正在威胁和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与生活。高能耗、低效率企业的大量存在无疑也正在蚕食着中国人的生存空间与环境。从技术安全看,中国企业30年发展,核心技术与自主创新能力都不强,中国曾经设想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事实上已失败。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仅处于整个工业产业链的最底层。缺乏“核心技术”就丧失了竞争力,其隐患已日渐显现。从金融安全看,自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大量的海外资本投资多处于高风险之中,30年改革开放积累起的近2万亿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已引起国人的广泛关注。同时,人民币升值压力所导致的外来“热钱”,对中国资本与金融市场的稳定已构成不言而喻的隐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