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之谜,英雄美女大结局(2)

关于西施所起的作用,近来有人说西施是“肉弹”,是卧底的“色情间谍”、“高级妓女”、“特务”,我认为这样说不妥。第一,用这些词形容美丽的西施听起来很不顺耳;第二,西施的作用也没有这么大。导致一个国家覆亡,一个女子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吗?也许正因为西施不是政治家、军事家,也不是大人物,不过是作为礼物送给夫差,所以在《国语》、《左传》、《史记》中并没有引起作者的注意。倒是民间传说注意到了这个令人同情的女子,所以在诸子中予以记载。

西施在吴亡后,其命运如何?大体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被沉水而死。根据《墨子》记载,是勾践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卸磨杀驴,把西施扔到河里淹死了!《墨子·亲士》篇记有“西施之沈,其美也。”(“沉”,古作“沈”),这里的“沈”字,讲出了西施的死因。由于墨子是战国初期人,离吴越争霸不远,此记载有一定可信度。

西施究竟怎样淹死的?宋朝人编的《太平御览》引《吴越春秋》的逸篇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这里的“浮”字是“沉”的意思;“鸱夷”也就是大皮囊。(伍子胥因谏劝夫差放弃攻打齐国而伐越。夫差听信伯嚭谗言,于公元前484年秋赐剑使伍子胥自刎,并将其尸放鸱夷革中,漂浮江上。)在后人的诗歌里,也多次提及了西施沉水的事,李商隐的《景阳井》诗云:“断肠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皮日休《馆娃宫怀古》曰:“不知水葬归何处,溪月湾湾欲效颦。”这说明在唐代,人们是认可了西施被沉水的说法的。这与上述记载相同。

第二种说法是西施自沉而死。根据诸暨一带的一个民间传说,吴国灭亡后,西施默默回到家乡侍奉老母,范蠡得知后,就主动送钱物资助她们母女。西施终身未嫁。后来母亲去世了,西施觉得一个人活着没有意思,就自沉而死。正在西施投江时,范蠡赶到,他赶上前一把没有拦住,西施已跳入水中。范蠡非常伤心,出钱在水边修了一座西施庙。

第三种说法是与范蠡泛舟而去。李白曾说:“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此说最符合老百姓的愿望,此外还有西施不慎落水而死等。

透过以上这些故事我们能看出哪些问题呢?这与范蠡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在春秋战国激烈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各国、各政治家、权谋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拉拢、拿下关键人物,请客送礼是家常便饭,送美女也不新鲜,甚至像吕不韦那样送怀了孕的美女也有可能。在中国古代,女子永远是悲剧的承担者。取胜了,是男人的功劳;失败了,女人往往是祸水。西施就是政治斗争的礼品、牺牲品。一个乡下姑娘,被朝廷选中,被晓以利害,威胁引诱,软硬兼施,她又怎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服从!

然而灭吴后,勾践连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臣都敢杀,何况一个弱女子!《东周列国志》中说沉西施是越夫人所为,勾践班师,带回西施,越夫人让手下偷偷引出,绑大石沉江中,恶狠狠地说:“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

其实,古人就对把亡国的原因归结于西施不满。王安石有一首诗曰:“谋臣本自系安危,贱妾何能作祸基。但愿君王诛宰嚭,不愁宫里有西施。”

亡国与谋臣有直接的关系,在男人为中心的社会,女人怎么会使一个国家灭亡呢?

鲁迅对“女人亡国”论更予以辛辣的讽刺,“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相信妲姬亡殷,西施亡吴,杨贵妃乱唐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是决不会有这么大的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有男的负。但向来男性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且介亭杂记·阿金》)。鲁迅展示了进步的历史观。

第二,西施的故事太凄美了,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其中大多数人都同情这位不幸的乡间女子,她太无辜了,为了政治使命去迷惑夫差,她的个人情感在哪里?幸福在哪里?她的美丽难道就是为仇杀服务吗?后人无不同情西施的命运,谁是最早同情西施的人呢?

读《史记》,终于发现了线索,是范蠡!他不仅同情西施,甚至钟情西施,暗恋西施!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范蠡在灭吴之后,不留恋功名。他急流勇退,离开越国,“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异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乘扁舟浮于江湖”,很可能先去寻找西施的葬身之处!凭吊这位美丽的姑娘!范蠡改名鸱夷子皮,最耐人寻味。鸱夷子皮,就是大皮囊,据说西施就是被装入大皮囊沉入湖中的,这样的结局让范蠡感叹不已。很可能他在江湖中寻觅,并没有找到西施的葬身之处,他非常难过,这么美丽纯洁的女子,忍辱负重,默默无闻,为了越国献身,还遭迫害,实在令人同情。我想,范蠡离开越国到齐国时,一定辗转反侧,浮想联翩,眼含热泪。怎样记住西施这位好姑娘呢?于是改名叫鸱夷子皮,虽然名字怪怪的,但有意义,他使范蠡牢牢记住这位不幸的姑娘!想到大皮囊,就想到西施,见到大皮囊就如同见到西施,这种痴情只有范蠡会有,因为他热爱美丽,有同情心,有爱心。

范蠡和西施的故事,是随着时代的演进和人们对他们的同情和敬仰而不断丰富的。其发展趋势是,离真实的历史越来越远,却和人民的愿望越来越近。西施与范蠡的故事文学性、民间故事的色彩越来越浓,但人们宁愿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为什么?人们同情、热爱善良美丽的西施;敬仰足智多谋,功成身退的范蠡,也许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苦难太多,不如意的事太多,人们向往和平、幸福的愿望很强烈,于是宁愿把范蠡、西施塑造成有完满人生结局的俊男靓女,而不愿看到西施不幸,范蠡的不圆满,这是善良的人们的真诚愿望。在谈论、讲述范蠡和西施的故事中,人们不断把完美加在西施和范蠡身上,以求得到心灵的慰藉和平衡。正如有学者说:民间传说比史实更动人。

在传说故事中,有哪些元素是新加入的呢?有什么意义呢?

1.西施的美丽。西施究竟有多美?史书并没有描写,但既然朝廷选中,肯定错不了。西施美到什么程度?于是后人形容她有“沉鱼”之美。据说有一天,她去河边浣纱,她那窈窕俏丽的身影惊呆了水中的游动的鱼儿,竟使鱼儿忘记了游动,沉入水底,固有“沉鱼”之说。

还有的说西施入选越都后,越中士民为了一睹其芳颜,须“先输金钱一文”。还有人认为西施有一种别人难以模仿的病态美,就是东施效颦的故事。《庄子·天运》说,越国的一个村庄有两个女子,一个长得很美,那就是西施;一个长得很丑,叫东施。东施很羡慕西施的美丽,就时时模仿西施的一举一动。有一天,西施犯了心口疼得病,走在大街上,用手捂住胸口,双眉紧皱。东施一见,以为西施这样就是美,于是也学着她的样子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可是街上行人见了她的这个样子,吓得东躲西藏,不敢去看她。后来人们就用“东施效颦”来比喻不知道人家的好处和本身的缺点在哪里,胡乱模仿。

2.砍柴女变成浣纱女。在《越绝书》和《吴越春秋》中,说西施不过是乡下的“鬻薪之女”,也许让一个美丽无比的女子砍柴卖柴不那么协调、动人吧,后来西施就成了纯洁、美丽的浣纱女。

浣纱就是洗纱。美丽的西施,清澈的溪水,洁白的细纱,轻柔的动作,在秀丽山庄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多么动人的情景!这使西施更加美丽、感人。浣纱成了西施的标志。明代万历年间,剧作家梁辰鱼完成了剧本《浣纱记》,使西施的故事广为流传。现在也有的剧团上演新改编的《浣纱记》。

3.范蠡西施一见钟情。据《吴越春秋》记载,大约公元前485年前后,越决定向吴送美女,越王派善看相的人到各地查访,在苎罗山,物色到两个卖柴的女孩子。后来为了烘托范蠡与西施的爱情,就变为范蠡去访寻,两人在溪边邂逅,西施眉黛含春,梨花带雨,范蠡一见钟情,不能自拔。暗定终身(范蠡生于公元前536年,当时已50岁出头,西施大概也就17岁)。

更为有意思的是,范蠡经过对西施的三年培训,让西施学宫中礼仪、规矩,使她成为合格的宫女,护送她到吴国,竟然走了三年!实际上从会稽到苏州,仅短短两三百里的路途!《汉唐地理书钞》所辑《吴地记》甚至说,他们在路上还生了个儿子,到达现今嘉兴南部一百里处时,这个婴儿刚满周岁,能够开口说话,于是路边的亭子被当地民众叫做“语儿亭”,以见证这个秘密爱情的结晶(唐朝陆广微《吴地记》称:“(嘉兴)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勾践令范蠡取西施以献夫差,西施于路与范蠡潜通,三年始达于吴,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岁,能言,因名语儿亭。”)。显然这是太离谱的事。但是民间传说不管这些,只想把两人说的恩爱无比,幸福美满。

4.迷惑吴王。西施去吴国的重要任务就是最大限度消耗夫差的体力精力。南朝梁任的《述异记》记载,夫差果然迷恋西施,他一味享乐,不理朝政,他用三年的时间筑姑苏台,围墙绵延五里,宫妓千人。又别立春宵宫,为长夜饮,造千石酒缸。又修建大水池,池中造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戏。颇有当年商纣王的架势。夫差这样做消耗了国力又伤害了自己。

为什么西施和范蠡的故事越传越离奇呢?

首先,体现了人民对有正义感、对国家作出贡献的人的热爱、肯定,面对记载较少,情节不够生动的史书,人们依据人物性格作了符合逻辑的演绎,使人物更加丰满,更具震撼力。尤其是从范蠡和西施身上升华、提炼出来的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爱国主义精神更具教育意义。

其次,丰富的故事情节体现了人民的愿望。这种愿望主要包括对美的向往和赞赏,对正义的歌颂,对邪恶的鞭笞等。西施成为四大美女之首,作为美的化身,她超越时空、地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这一点,只要到范蠡、西施的家乡南阳、绍兴、诸暨等地走一走,就会更强烈地感受到。

总之,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是有其原形存在的。尽管后来关于她和范蠡的故事有虚构的成分,但她对越国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人们对她寄予了深深的热爱和同情。人们不愿意看到这么好的女子被推到湖中淹死,于是传出了她和范蠡泛舟同游江湖的美丽故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