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真实性以及模糊思维

康熙也知道八股文无用,想找一个新的选士的办法,但是最后没有实行;他曾经开了20年的海禁,往西方,我们运出去的是丝绸、茶叶、瓷器,运回来的是一船一船的白银,就是这样的贸易顺差。如果康熙一直执行开海禁的政策不停止的话,那么中国的工业革命,大致与西方的工业革命基本同步进行,那么中国今天是一个什么形态,很难预料、很难预测、很难想象。但是,这个政策就是搞了20多年,康熙突然下令禁海。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当时有些人造谣,说朱三太子就是逃到了今天的马来西亚这些地区,一旦开海禁,什么人都能够进入中国,朱三太子万一打过来就麻烦了,于是就把国门关住了。这是我深为康熙惋惜的一点。

康熙这个人是伟大的。为什么我称他为大帝呢?因为在他同时,俄国还有一个彼得大帝,既然俄国人能称彼得为大帝,那么中国人也可以称康熙为大帝。他们是同时代的人,康熙做皇帝的时候,彼得还没有做皇帝;彼得不做皇帝了,康熙还在做皇帝,两个人还打过仗,彼得还不是康熙的对手。那就是说,从个人素质上讲,从治国经略上讲,康熙都是世界上顶尖级的政治家、科学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按照刚才谈到的标准,就认为康熙这个人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应该称之为“大帝”,怎样来写大帝呢?这就涉及历史的真实性与艺术的真实性。

什么叫做历史真实性,是不是把这个人的日记拿出来,给大家看就行了?类似日记的东西我有,《康熙起居注》,记录他早晨什么时候起来,什么时候进餐,吃的什么东西,接见过什么人,说过什么话,等等。如果我把这个东西,翻译成白话文,那太容易了,但是那不能叫做《康熙大帝》,那叫做《康熙日记》。所以,必须遵循历史的真实性,重大的历史事件,重大的历史事件中的重要的历史人物,和这些人物在历史事件中各自的表现,这些不能虚构。但是,他的头发是黑、还是白,他的一颦一笑是怎样的,这些谁做主呢?你自己做主!所以创作必须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大的事情,不能虚构;小的细节,可以虚构。

第二个叫艺术的真实性。艺术的真实性就是把这个人刻画成有血有肉的人,从多方面把人物性格凸显出来。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刻画王熙凤,采用“人未出场声先闻”的手法,把她这个人表现得活灵活现。我在具体掌握人物的时候,采取模糊思维。什么叫模糊思维呢?我打个比方,《红楼梦》讲林黛玉,说她是一个什么形象?说她,长着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似愁非愁笼烟眉”。这到底是什么眼睛,什么眉毛呢?大家有没有看到一个人长着像她这样的眼睛、眉毛的?恐怕没有。我曾经站在街上看来来往往的女人,看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看到一个人有这样的眼睛和眉毛的。但是你读了这些文字描述,林黛玉的形象已经在你的心里了。这就叫做模糊思维。

我写康熙的时候,开始还要修改,后来都是一遍成功。就像这个事情当时发生的时候,我也在场一样,现在只是作为一种艺术结构,交代给读者。

这种历史的真实性和艺术的真实性双重的结合,就容易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艺术认同感。有人就问了,那么读你的书,应该当历史读呢,还是当小说读呢?我认为还是当小说读。可是,有的人就读昏了,他读了《康熙大帝》,觉得康熙这段历史这么好看啊!就赶快去查历史,结果很失望。比如说康熙擒拿鳌拜这一段,我写了几十万字,但是在历史书里面,就三行半。这里边就需要大量的艺术构思和历史事件相结合。但是如果你读二月河的书,引起了你对历史的兴趣,我就认为你是一个成功的读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