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的非典型尝试(2)

为什么不在工程院找一些人,组成一个小的团队,为中国开发一些产品呢?!大家不约而同想到了这个点子。

回到北京之后,工程院就从移动技术中心的团队里“抓”出一些人,以配合南方那家手机生产商。

同时,工程院也拿出一些资源,帮助这个团队研究中国的市场。于是,在工程师扎堆的工程院里,多了一群整天做市场调查和焦点小组的人。

“我们确实需要更多不同的人。”刘世胜说。后来,这个团队又找到了第一位产品设计师——刘伟翰。Fone+的产品开发进展顺利,一年之后已经颇具雏形。

2007年的中秋之夜,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在北京中关村的一个剧院里召开了一场招聘宣讲会。在聆听完张亚勤的演讲之后,来自周边高校的学子们目睹了一些微软在本土研发的技术和产品,其中就包括Fone+。从宣传片中,学生们看到了这款手机的功能——它看上去只是一部普通的手机,但连接到电视上,它就成了一台电脑。

工程院将这部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智能手机定位在低端市场,希望把它以1000元以内的价格卖出去,覆盖中国的中低收入人群。

后来,也有媒体记者在一些场合见到过这款手机的原型或宣传片,但是,这款工程院“中国设计”的处女作最终没能在市场上和终端消费者见面。工程院总结Fone+“夭折”的原因是:销售窗口不会太长,市场份额有限,不能达到微软对产品的规模化要求。

“Fone+没能上市,我们肯定非常遗憾。”刘世胜说。但他认为,从另一个角度看,Fone+并没有失败。

这里暂且不提Fone+的很多功能后来出现在了Windows Phone中。刘世胜认为:一方面,这个项目培养、锻炼了一支团队,专注于为本土市场孵化产品;另一方面,工程院当时已经在开发工程方面真正树立了口碑,但对于如何做商业却仍是新手,Fone+的“流产”,也逼迫工程院认真地反省应该如何做出一个差异化的成功产品。

今天,微软总部的许多产品团队也都经历过类似的阶段,但是想把它们的核心竞争力复制到中国却并非易事。在刘世胜的理解中,工程院的目标,不应该仅仅是“卓越工程”,而且还要建立自己的“核心专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