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孵化器
2007年3月,对工程院而言,是值得铭记的。工程院送走了自己的第一个“毕业生”——Exchange团队划归产品部门,在中国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团队,即微软(中国)商务软件部。
其实,让一个个团队“毕业”的想法,早在一年前就出现在张亚勤写给史蒂夫·鲍尔默的计划里。2006年张亚勤回到中国后,曾和鲍尔默开了五六次会,讨论微软未来在中国的研发机构的规模,其中就包括把工程院定义为产品部门孵化器——当一个团队有成熟的架构且人员配置成型,在张亚勤和总部产品部门都同意的情况下,它就可以从工程院“毕业”了。
让团队“毕业”这个概念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当工程院刚刚建立,张宏江去总部找张亚勤“要”项目时,也把工程院描述成一个“团队孵化器”。虽然未能清晰地看到未来,但当时张宏江料到了会有这一天——从总部拿到项目后,随着项目团队不断长大、成熟,重要性也不断增加,它最终会从工程院“独立”出去。
如同目送女儿出阁的父亲,张宏江说,当有团队要“毕业”时,虽然在情感上对这些曾经朝夕相处的同事依依不舍,但他心中却十分清楚:对一个团队而言,能够“毕业”证明它已经足够强大,足够独立了;对工程院而言,能够输送优秀的“毕业生”,也证明了它是一所好“学校”。
“我们以后还能不能回来参加春节晚会?”在一次沟通会上,Exchange团队的员工问道。想到要离开熟悉的工程院大家庭,融入一个新的环境,他们既感到担心,又带着些许期待。
“头一年还是欢迎大家回来的,第二年你们就自己解决吧。”张宏江考虑再三,作出这样的答复。对张宏江来说,他何尝不希望每年都能和这些伙伴们聚首?三年来,Exchange项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历历在目。
2004年初,在微软总部工作的华人员工姚国材忽然接到他的老板、Exchange服务器平台部门总经理Terry Myerson的“指示”:“你有没有兴趣把一些项目带到中国去做?”姚国材感到这个“指示”来得有些突然。
原来,微软的Exchange 2003发布之后,由于新一代的产品需要做较大的调整,导致该部门开发团队的人手捉襟见肘,所以,Terry决定尝试把一些项目“分”给总部以外的团队来承担。而姚国材当时并不清楚的“内幕”是,林斌此前也曾找到Terry,“恳求”对方拿一些小项目出来,交给刚在中国成立的工程院。“我保证,我们一定能做好!”凭借自己在Exchange团队服务多年树立的信誉,林斌向Terry作出保证。
就在林斌向Terry“要”项目的同时,萧圣璇则在劝说与他相熟的姚国材来到北京,加盟工程院。
此前,在香港出生、长大的姚国材从未到过中国内地。对于许多和姚国材有着类似经历的华人而言,中国内地仍然戴着神秘的面纱。而正是由于种种未知因素,才让他们对这片土地心怀向往,当然,同时也心存一定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