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争夺国际气候谈判的主导权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一改历届美国政府在全球气候问题上的态度,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高调参与到国际气候谈判中。在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美国抛开“巴厘岛路线图”{2007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会议确立了实施《京都议定书》的基本框架,并达成了相关协议,称为“巴厘岛路线图”(BaliRoadmap)。“巴厘岛路线图”强调通过国际合作进行温室气体减排,但要求落实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领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即发达国家有义务进行强制减排,而发展中国家在得到资金与技术支持情况下采取的减缓行动要接受MRV(即要求二氧化碳碳排放量实现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但发展中国家自愿采取的行动不接受MRV。}中确定的“双轨制”框架,先是和一些发达国家抛出“丹麦文本”,企图逼迫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行强制减排。在一片反对声中,又提出1000亿美元的对发展中国家减排资金援助方案,但要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需要向国际社会保证其减排的透明性。从哥本哈根会议上美国的表现可以看出,美国气候变化政策仍是其能源战略乃至全球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仍是基于其减排遏制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美国潜在的竞争者中国和印度)的发展,继续维持在国际事务中主导地位的战略意图。美国气候政策中发展能源环保等新兴产业的意图居多,而且还企图通过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占据道义制高点,掌控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主动权,谋取在未来能源、环境领域的战略优势。
美国在国际气候谈判的战略意图有三个:一是成为减排规则的制订者,围绕“总量控制与交易”的模式建立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利用其在金融领域,尤其是衍生产品方面的优势,主导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二是成为技术创新的垄断者,围绕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加大研发和技术推广力度,不仅有利于刺激美国经济增长,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转变现有经济模式,而且通过掌握相关领域的核心技术,在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过程中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三是成为石油资源的真正控制者,一旦美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达到一定比例,逐步实现能源自主,美国就可以减少对石油供应中断的担忧,减少外交领域中“石油政治”的制约,并且利用其手中掌握的石油资源,遏制潜在竞争对手的发展,更好地推广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更好地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
综上所述,未来美国的能源战略的目标就是通过推动新能源经济的发展,占领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制高点,把握世界经济的主导权。在减少对进口石油、天然气的依赖的同时,加强对全球油气资源的控制,在实现对全球能源的重新布局之后,通过能源和环境问题对其他主要经济体实施战略牵制,以维持其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