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官制三省六部为圭臬(1)

从身份上讲,他是汉人,可以得到广大汉族官兵的拥护;但是,他又是在鲜卑政权体制下长大的,而且还和鲜卑族建立了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他的夫人不就是鲜卑化的匈奴人吗?他的女儿也嫁给了鲜卑皇帝,这使得他同样可以得到胡人的认可。

换言之,杨坚本身就是民族融合的产物,这也是他能够当上皇帝的深层因素。能产生这样一个既体现着民族融合的精神,又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领导人太不容易了,如果从公元311年"永嘉之乱"算起的话,中国已经摸索了整整二百七十年。以将近三百年的时间为杨坚登基做铺垫,这个天下得来的不容易吧。

当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后,曾经说过一句感人至深的话:"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其实,这句话放在杨坚身上也同样成立,改朝换代,是杨坚的一小步,但是,重新建立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包含多民族因子的国家,却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大步。

设官制三省六部为圭臬

这个所谓的汉魏官制,既不是汉朝的制度,也不是曹魏的制度,而是把南北朝时期经过历代政权改革的中央官制整合起来,形成的一套新官制。这个新官制是什么样子的呢?

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开皇元年,隋文帝采取了如下做法:

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御史、都水二台,太常等十一寺,左右卫等十二府,以分司统职。

这段记载涉及内容很多,其中,核心就是三省六部制。

什么是三省六部制呢?

所谓三省,就是尚书、门下、内史三省。相当于唐朝的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其中,内史省负责起草诏令,长官叫做内史令,相当于唐朝的中书省和中书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长官叫纳言,相当于唐朝的侍中;而尚书省则负责执行,长官叫尚书令。当然,因为尚书令位高权重,一般情况下都空缺,因此,实际的领导就是尚书省的副长官,左右仆射。

六部则是尚书省下设的吏、礼、兵、都官、度支和工部等六个行政部门,相当于唐朝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大家一看三省的职能分工就明白了,门下省和内史省是发出政令的,是最高权力机构,相当于全国人大;而尚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相当于国务院。六部则相当于国务院各部委。三省之间互相配合,共同构成了国家最主要的政务部门,而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官职宰相则由三省长官共同担任。

这可是中国宰相制度的一大变化。要知道,中国宰相制度的发展,从大的方面说,一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第二个阶段则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第三个阶段是明清时期废除宰相,实行内阁或者是军机处的替代体制。那么,三省六部制和三公九卿制相比,有什么不同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