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的“危机之弧”(5)

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进行的军事行动,是美国历史上卷入时间最长的行动。截至2008年8月9日,美军在伊拉克死亡人数达到4136名,其中4021名死于2003年5月1日美国宣布伊战胜利之后。截至2009年3月16日,北约盟军在阿富汗的死亡人数达到1040名,其中美军为594名。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前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Stiglitz)在2008年3月出版的《3万亿美元的战争》一书中写道,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是美国经济减速的重要原因之一。斯蒂格利茨说按他“极端保守”的估计,伊战的真实成本至少是3万亿美元,甚至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成本。

按照这位经济学家的说法,在美国国防部披露的8600亿美元的伊拉克战争成本,以及2000亿美元的阿富汗战争成本中,没有包括为战争举债所带来的利息,退伍军人的医疗保险,以及硬件置换成本等成本。

2009年2月,伊拉克死亡调查组织(IraqBodyCount)报告称,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开始到2009年2月,死于战乱的伊拉克平民数量在9150999431名之间。死于战乱的阿富汗平民总数没有确切统计,但仅2008年就达到2118名。

那么,谁是伊拉克战争的受益者呢(阿富汗战争同理)?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得从战争的起因开始说起。如前文所述,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理由有二:一是反恐,指萨达姆政权向恐怖组织提供了支援;二是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然而,背后的真实原因远没有这么简单。

2003年3月16日,美国副总统切尼在NBC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相信,萨达姆事实上在再造核武器。”然而,仅4个月之后,7月13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在接受福克斯采访的时候,否认政府曾经说过萨达姆有核武器的事情。

赖斯之所以对媒体公然赖账,是因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被披露出来,表明美国政府捏造了伊拉克战争的理由。以至于国会议员也不得不站出来承认,白宫所宣称的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没有确实的根据。特别是2005年5月,著名的《唐宁街备忘录》曝光,表明美国早就策划对伊拉克动武,无论伊拉克是否有核武器,美英两国都要推翻萨达姆政权。

《唐宁街备忘录》记录了2002年7月之后美英两国官员关于策划伊拉克战争的过程,以及英国外交部和国防部对伊拉克战争的内部评估。其中一份题为《伊拉克:选项》的“秘密文件”提到,“需要一个入侵伊拉克的合法理由……但这个理由当下并不存在,要实现快速的合法入侵非常困难。”

关于美英两国入侵伊拉克的真实目的,CIA前高级专家舒尔在其于2004年出版的一本著作中写道:

美国入侵伊拉克并非为了先发制人……这是一场贪婪的、有预谋的、无端的战争。伊拉克并没有对我们形成即时的威胁,但是,打败伊拉克确实会提供经济利益。

舒尔所言非虚。在“9?11事件”发生之后没几天,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佐利克罗伯特?佐利克(RobertB Zoellick),曾担任美国副国务卿,美国贸易代表,2007年6月任世界银行行长。就表示,布什政府将用“贸易反恐”。在宣布“任务完成”之后,布什就公布了建立“美国——中东自由贸易区”的计划。2007年,伊拉克公布了《石油法》,开始对石油产业的私有化进程。

如果能了解布什、切尼以及赖斯等的背景,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何想发动伊战了:

读书导航